|
|
论《资本论》对资产阶级经济学的批判及其现实指导价值 |
何干强 |
1.南京财经大学 经济学院,南京 210023; 2.中国社会科学院 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北京 100732 |
|
|
摘要 《资本论》的内容始终包含着与资产阶级经济思想体系的彻底决裂和对它们的深刻批判。它用唯物史观揭示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历史演变过程,科学评价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在经济思想发展史上的贡献及其在科学上的局限性,深刻批判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的非科学性,尤其重视批判资产阶级经济学五大“教条”的弊病,还指出了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资产阶级经济学的特点;研究《资本论》对资产阶级经济学批判的路径,有助于理解马克思对资产阶级经济学批判的系统性和深刻性。《资本论》揭示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在方法论上的特点,即:认识经济形式的主观性,认识经济现象的直观性、表面性,思维方法的片面性,掩盖经济本质的虚伪性,歪曲真相的欺骗性,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辩护性。《资本论》对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犯错误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进行了深刻分析。我们应当用《资本论》指导批判现代资产阶级经济学,深刻认识现代资产阶级经济学属于庸俗经济学,有重点地批判误导改革开放的现代资产阶级经济学流派。
|
|
关键词 :
《资本论》,
资产阶级经济学,
马克思的批判,
唯物史观
|
收稿日期: 2021-10-14
|
|
作者简介: 何干强,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主要从事《资本论》与当代中国经济研究。 |
[1]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书信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209-210.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3]习近平.立足我国国情和我国发展实践 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N].人民日报,2015-11-25(001).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7]F·A·哈耶克.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M].邓正来,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207-208. [8]约翰·伊特韦尔.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2卷)[M].陈岱孙,等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456. [9]谢韬.民主社会主义模式与中国前途[J].北京:炎黄春秋,2007(2):1-8. [10]阿瑟·奥肯.平等与效率——重大的选择[M].陈涛,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59. |
[1] |
乔榛. 马克思经济循环理论及当代意义[J]. 当代经济研究, 2022, 317(1): 34-42. |
[2] |
何干强. 论新中国对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胜利[J]. 当代经济研究, 2021, 313(9): 28-38. |
[3] |
张旭. 再论《资本论》是光辉的政治经济学著作——兼答雪婷“论《资本论》的哲学根基”中的困惑[J]. 当代经济研究, 2021, 311(7): 61-73. |
[4] |
张红山, 孙晓迪. 《资本论》新发表手稿对“生产价格”理论的完善[J]. 当代经济研究, 2021, 309(5): 5-10. |
[5] |
王振中. 用马克思主义经典淬炼思想和指导实践——关于高校《资本论》教学的思考[J]. 当代经济研究, 2021, 307(3): 5-13. |
[6] |
孔祥利, 谌玲.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展:从单一公有制到基本经济制度[J]. 当代经济研究, 2021, 307(3): 27-35. |
[7] |
熊小果. 大卫·哈维“空间政治经济学”思想的批判限度[J]. 当代经济研究, 2021, 306(2): 55-63. |
[8] |
付文军. 中国共产党百年扶贫工作的学术史回望与梳理[J]. 当代经济研究, 2021, 316(12): 15-24. |
[9] |
张静. 尼·伊·季别尔对《资本论》的开创性研究及影响[J]. 当代经济研究, 2021, 305(1): 60-66. |
[10] |
薛睿. 《资本论》及其手稿在法国出版传播的历史演进轨迹[J]. 当代经济研究, 2020, 298(6): 15-23. |
[11] |
余斌. 《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的历史意义与当代价值——纪念恩格斯诞辰200周年[J]. 当代经济研究, 2020, 296(4): 5-10. |
[12] |
许光伟. 劳动过程与商品拜物教批判——兼析恩格斯对《资本论》方法贡献的性质*[J]. 当代经济研究, 2020, 296(4): 11-23. |
[13] |
乔虎, 竭长光. 重新认识《资本论》中逻辑与历史的统一——驳国外马克思主义对这一问题的曲解[J]. 当代经济研究, 2020, 295(3): 65-72. |
[14] |
谭虎娃. “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的唯物史观解读[J]. 当代经济研究, 2020, 294(2): 24-32. |
[15] |
雪婷. 论《资本论》的哲学根基——兼与张旭、常庆欣商榷[J]. 当代经济研究, 2020, 304(12): 50-58.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