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西方主流经济学生产理论批判* |
魏旭b, 张春舒2 |
1. 吉林财经大学a. 经济学院; b.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中心,长春130117; 2. 吉林大学商学院,长春130012 |
|
|
摘要 西方主流经济学从"经济人"假设出发,在萨伊的"三要素"论基础上,以生产函数形式构建了生产者决策模型,把资本主义生产仅仅看作是技术上的投入产出关系,认为生产理论的基本内容就是通过生产要素的不同组合形式,实现利润最大化。在生产理论分析上,用单纯的使用价值(效用) 生产来掩盖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的剩余价值规律,否认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马克思则从商品出发,运用劳动价值论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进行深入的分析,揭示了资产阶级财富的来源,指明了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并决定资本主义发展的全部过程,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创立了科学的生产理论。
|
|
关键词 :
生产理论,
生产函数,
劳动价值论
|
收稿日期: 2011-01-20
|
|
作者简介: 魏旭(1971-) ,男,吉林农安人,经济学博士,吉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中心副教授,主要从事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 张春舒(1989-) ,女,吉林松原人,吉林大学商学院,主要从事农业经济学研究。 |
[1] 萨缪尔森. 经济学(第12 版) [M]. 北京: 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 960-963. [2] 亚当·斯密.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 北京: 商务印书馆,1997. [3] 刘凤义. 西方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关于生产理论比较--一个方法论的视角[J]. 经济经纬,2007,(3) . [4] 斯坦利·杰文斯. 政治经济学理论[M]. 北京: 商务印书馆,1997: 132.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2 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79.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3 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79. [7] 西奥多·舒尔茨. 教育的经济价值[M]. 长春: 吉林人民出版社. 198. [8] 约翰·穆勒. 穆勒经济学原理[M]. 上海: 世界书局,1936: 222. [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5 卷(下)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79: 920. [10] 白暴力. 新古典生产函数的理论困难及其解决[J]. 人文杂志,1996,(6) . [11] 萨伊. 政治经济学概论[M]. 北京: 商务印书馆,1963: 938. [12] 莱昂内尔·罗宾斯. 经济科学的性质和意义[M]. 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0: 58,59. [1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9 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79. |
[1] |
胡莹, 刘静豌. 价值理论的发展:从李嘉图到马克思[J]. 当代经济研究, 2021, 308(4): 5-15. |
[2] |
乔榛, 刘晓丽. 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的逻辑及现代意义[J]. 当代经济研究, 2021, 306(2): 17-24. |
[3] |
丁堡骏. 坚持、捍卫和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纪念恩格斯诞辰200周年[J]. 当代经济研究, 2020, 301(9): 5-21. |
[4] |
陈昊, 丁晓钦. 绿色制造机理的政治经济学分析[J]. 当代经济研究, 2020, 299(7): 15-26. |
[5] |
方敏. 对《资本论》中劳动价值论的几点认识与澄清[J]. 当代经济研究, 2020, 298(6): 5-14. |
[6] |
蔡仲旺, 徐春华. 马克思总生产原理对国民经济调控的启示——新冠疫情冲击下的恢复再生产问题[J]. 当代经济研究, 2020, 298(6): 94-104. |
[7] |
张俊夫, 张天啸. 收入恒等式问题为什么被忽视?——对经济学工具主义方法论的反思[J]. 当代经济研究, 2020, 294(2): 52-61. |
[8] |
朱哲, 何林.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的劳动主体性思想及当代价值[J]. 当代经济研究, 2019, 287(7): 15-22. |
[9] |
李帮喜, 崔震. 价格理论的张量分析:新古典的替代框架[J]. 当代经济研究, 2019, 282(2): 5-15. |
[10] |
张衔. 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中国化探索:回顾与思考[J]. 当代经济研究, 2019, 292(12): 22-31. |
[11] |
李连波. 国外《资本论》研究最新进展与启示[J]. 当代经济研究, 2019, 290(10): 42-55. |
[12] |
鲁品越.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我国开放战略的指导意义[J]. 当代经济研究, 2018, 276(8): 26-32. |
[13] |
丁涛. 马克思对庸俗经济学价值缺失与拜物教的批判[J]. 当代经济研究, 2018, 272(4): 47-53. |
[14] |
张增强,王毅武. 《资本论》研究的几点再认识[J]. 当代经济研究, 2017, 258(8): 12-11. |
[15] |
张俊山. 用马克思再生产理论指导我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J]. 当代经济研究, 2017, 258(7): 29-35.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