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亚当·斯密教条"批判--读马克思有关著作的收获 |
陈其人 |
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 上海200433 |
|
|
摘要 斯密由于不了解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因此便否认生产资料旧价值即c的存在;同时,他又认为抽象劳动创造的价值分解为工资和剩余价值即v+m,因此便得出商品价值最终分解为v+m,即c不复存在的结论,这就是"斯密教条"。它使再生产的研究成为不可能,并被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用于辩护,如西尼耳的"最后一小时说"、巴斯夏的"剩余价值率下降",凯恩斯的"倍数理论",等等。"斯密教条"在中国也有表现。
|
|
关键词 :
劳动,
生产物价值,
价值生产物,
最后一小时,
剩余价值率下降,
倍数理论
|
收稿日期: 2009-03-10
|
|
作者简介: 陈其人(1924-),男,广东新会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研究。 |
[1] 反杜林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230. [2]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 [3] 陈其人.资产阶级价值学说批判[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 [4] 列宁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5] 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6] 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169. [7] 季陶达.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M] .北京:三联书店,1960. [8] 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 |
[1] |
刘永佶, 许卫岳. 资本经济学的内在矛盾与没落[J]. 当代经济研究, 2021, 313(9): 62-74. |
[2] |
朱巧玲, 闫境华, 石先梅. 数字经济时代价值创造与转移的政治经济学分析[J]. 当代经济研究, 2021, 313(9): 17-27. |
[3] |
荣兆梓, 王亚玄. 增加价值生产的两种方法与社会主义创新激励的两重来源[J]. 当代经济研究, 2021, 312(8): 5-16. |
[4] |
赵志强, 范建刚. 马克思消费思想的三重生态意蕴及其当代启示[J]. 当代经济研究, 2021, 311(7): 16-24. |
[5] |
吴宏洛, 孙璇. 当代资本主义数字经济中的异化劳动问题[J]. 当代经济研究, 2021, 310(6): 24-33. |
[6] |
胡莹, 刘静豌. 价值理论的发展:从李嘉图到马克思[J]. 当代经济研究, 2021, 308(4): 5-15. |
[7] |
李连波, 黄泽清. 住房金融化与《论住宅问题》的时代价值[J]. 当代经济研究, 2021, 308(4): 16-26. |
[8] |
乔榛, 刘晓丽. 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的逻辑及现代意义[J]. 当代经济研究, 2021, 306(2): 17-24. |
[9] |
吴文新. 智能革命下劳动方式的变革及其影响的政治经济学分析[J]. 当代经济研究, 2021, 314(10): 5-13. |
[10] |
黄静秋, 邓伯军. 数字空间生产中的劳动过程及其正义重构[J]. 当代经济研究, 2021, 314(10): 14-23. |
[11] |
丁堡骏. 坚持、捍卫和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纪念恩格斯诞辰200周年[J]. 当代经济研究, 2020, 301(9): 5-21. |
[12] |
肖斌, 李旭娇. 劳动形态对工资形态的影响及其对零工经济剥削研究的价值——基于王亚南《中国经济原论》文本的分析[J]. 当代经济研究, 2020, 300(8): 31-39. |
[13] |
陈昊, 丁晓钦. 绿色制造机理的政治经济学分析[J]. 当代经济研究, 2020, 299(7): 15-26. |
[14] |
杨继, 刘柯杰. 区块链下互联网经济价值分配优化研究[J]. 当代经济研究, 2020, 299(7): 82-90. |
[15] |
方敏. 对《资本论》中劳动价值论的几点认识与澄清[J]. 当代经济研究, 2020, 298(6): 5-14.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