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4] [16] [17] [1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527、532、450、451、526、527、533、529、497、606、496-497、553、459、498、499、282. [1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829. [1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68. [19] [20] 张宇等.高级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最新发展[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352-353、366-368. [21] [印] C·D·钱德拉塞卡尔.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背景下的美国次贷危机(上)[J] .国外理论动态,2008,(10):17-20. [22] [23] 张云.资贷危机的本质是过度虚拟化[N] .中国证券报,2008-10-22. [24] 曹红辉.美国信用危机:成因、风险传导与制度变革[J] .经济学动态,2008,(10). [25] 朱益民.杠杆诱惑十监管纵容:华尔街倒在自己人手里[N] .21世纪经济报道,2008-10-23. [26] [英] 克里斯·哈曼.次贷危机与世界资本主义危机[J] .国外理论动态,2008,(7). [27] [澳] 尼克·比姆斯.资本主义的世界性危机和社会主义前景[J] .国外理论动态,2008,(11). [28] 李连发.从美国的金融动荡看我国金融改革与发展之路[J] .中国金融,2008,(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