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卫兴华. 价值决定规律的作用会引起部门内剩余劳动的再分配吗[J]. 学术月刊,1963,(4). [2] 吴宣恭. 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J]. 中国经济问题,1964,(9). [3] 谷书堂,柳欣. 新劳动价值论一元论———与苏星同志商榷[J]. 中国社会科学,1993,(6). [4] 孙连成. 略论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J]. 中国经济问题,1963,(11). [5] 叶航. 试论价值的测量和精神生产对价值量的影响[J]. 中国社会科学(未定稿),1980,(33). [6] 程恩富,马艳. 马克思"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变动规律"新探[J]. 财经研究,2002,(9). [7] 孟捷. 劳动与资本在价值创造中的正和关系:基于暗默知识论和成正比假设的新马克思主义解释[J]. 经济研究,2011,(4). [8] 张薰华. 劳动价值论深释[J]. 当代经济研究,2001,(11). [9] 朱妙宽. 破解活劳动减少而价值量增加之谜[J].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 [10] 何干强. 也谈劳动生产率同价值创造的关系[J]. 教学与研究,2011,(7). [11] 丁堡骏. 揭开劳动生产力和商品价值量之间关系之谜[J]. 税务与经济,1994,(3). [12] 徐东辉. 质疑单位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力成正比说(上)[J]. 当代经济研究,2012,(2). [13] 张衔. 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关系的思考[J]. 教学与研究,2011,(7). [14] 刘灿. 劳动生产率和商品价值量的关系[J]. 财经科学,1984,(2). [15] 钱伯海. 社会劳动创造价值之我见[J]. 经济学家,1994,(2). [16] 蔡继明. 关键是弄清非劳动生产要素的作用———也谈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J]. 学术月刊,2001,(10). [17] 晏智杰. 破解"价值总量"之谜———与谷书堂教授切磋[J]. 江汉论坛,2007,(7)_p=~_鮦. [18] 张忠任. 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关系的微观法则和宏观特征[J]. 政治经济学评论,2011,(2). [19] 马克思. 资本论:第3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90. [20] 马克思. 资本论:第1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