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罗雄飞.马克思经济学的方法论思想[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17.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50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5:53.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631. [4]马克思. 资本论: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5.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10.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7. [8]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书信集[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 [10]马克思. 德意志意识形态[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76-77.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4.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0:472. [14]陈俊明.《资本论》基本理论在终篇的具体化[M].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 [1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3. [16]黑格尔.逻辑学(上卷)[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77:56. [1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23. [18]罗雄飞.论《资本论》终篇的逻辑地位[J]. 长春:当代经济研究,2014(11). [19]陈俊明.论《资本论》终篇的完整性、创新性历史性[J]. 长春:当代经济研究,2015(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