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路德维希·冯·米塞斯. 社会主义: 经济与社会学的分析[M]. 王建民等,译.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141. [2] A. J.伊萨克森等. 理解市场经济[M]. 张胜纪等,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1996: 97. [3] 戴维·皮尔斯. 现代经济学词典[M]. 宋承先等,译.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375. [4] 现代日本经济事典[M]现代日本经济事典[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148,149. [5] 陈瑶,刘蓉蓉. 西方反思制度弊端寻找“救赎”途径[N]. 经济参考报,2012 – 01 – 12. [6] 陈学名. 批判与超越———学者及西方左翼思想家关于当代资本主义研究的启示[J]. 上海大学学报,2008,( 2) . [7] 谭中. 美国金融危机,中国应吸取教训[N]. 联合早报,2008 – 10 – 06. [8] 雷云. 完整准确地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牢牢把握“总依据”需要厘清的重大问题[J].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13,( 3) . [9] 马克思. 资本论:第3 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75: 172. [1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3 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5: 679. [1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6 卷( 下)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79: 100. [1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 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5. [13] 邓小平文选: 第3 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3: 272. [14] 邹淼,何玉长. 中国模式: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市场经济中国化[J]. 海派经济学,2012,( 1) . [15] 周肇光. 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演变趋势———以马克思的私营企业管理劳动二重性理论为视角[J]. 管理学刊,2012,( 3) . [16] 胡锦涛.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 人民日报,2012 – 11 – 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