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阿尔费雷德·D·钱德勒. 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2. [2] O. Williamson.The Modern Corporation:Origins,Evolution,Attributes[J].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1981(19):1537. [3] 吴敬琏. 对现代企业制度需作明确的界定[J]. 北京:市场经济导报,1994(1):94. [4] 李建伟. 公司制度、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M]. 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18. [5] 甘培忠,王亦平. 论我国现代企业制度及其法律模式[J]. 北京:中外法学,1995(5):11–16. [6] 吴敬琏等. 大中型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M].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223. [7] 国家经贸委现代企业制度调研组.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现代企业制度[N]. 北京:人民日报,1993 –12 –21 [8] 吴振国. 西方发达国家企业法律制度概观[M]. 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24. [9] 王忠明. 国企改革:从现代企业制度到现代产权制度———纪念改革开放30 周年[J]. 北京:当代经济,2008(10):6–8. [10] Daniel S.Kleinberger. Two Decades of “Alternative Entities”:From Tax Rationalization through Alphabet Soup to Contract as Deity [A]. 王保树主编. 非公司企业法制的当代发展[C].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1–3. [11] 毛立言. 关于现代企业制度的新思考[J]. 长春:经济纵横,2012(11):12–19. [12] 窦晴身,王鸿鸣. 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造中所有者虚置问题探析[J]. 上海:法学,2001(1):65–68. [13] 张威威. 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公司化改制的实证研究[J]. 北京:经济科学,2002(1):27–34. [14] 王跃生. 国际企业制度创新[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249. [15] 马克思. 资本论:第1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724. [16] 刘燕. 职业利益笼罩下的法律制度创新———对英国《有限责任合伙法》的评述[J]. 北京:环球法律评论,2005(2):202–214. [17] 吉田正之. 合同公司的发展状况[A]. 王保树主编. 非公司企业法制的当代发展[C].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352. [18] 侯若石. 质疑现代企业制度[J]. 北京:开放导报,2004(3):46–53. [19] 田永峰. 宏观制度视野中的现代企业理论:框架和意义[J]. 南京: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4(2):50–53. [20] 张羿. 后现代企业与管理革命[M].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41. [21] 奥村宏. 21 世纪的企业形态[M].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152. [22] 文良玉. 何为现代企业制度———兼论马克思管理思想的当代价值[J]. 新乡:管理学刊,2015(6):24–29. [23] 程书强,李慧. 公司制不等于现代企业制度[J]. 西安: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3(1):45–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