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李雪松,衣保中,郭晓立. 区域环境合作联盟:规模与稳定性分析[J]. 商业研究,2014(6):38–44. [2] 黄群慧. “新常态”. 工业化后期与工业增长新动力[J]. 中国工业经济,2014(10):5–19. [3] 白永秀,王颂吉.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纵深背景与地缘战略[J]. 改革,2014(3):64–73. [4] 王习农,陈涛. “丝绸之路经济带”内涵拓展与共建[J]. 国际商务,2014(5):15. [5] 贾根良. “一带一路”和“亚投行”的“阿喀琉斯之踵”及其破解[J]. 当代经济管理,2016(2):40–48. [6] 秦晓. “一带一路”有助于中国化解过剩产能和过高外汇储备[EB/ OL]. 财新网,2014 –12 –13. [7] 贾根良. 保卫民族产业与内向型经济:中国崛起的唯一选择[J]. 南昌:当代财经,2010(12):23–33. [8] 陈冀,贾远琨. 外资垄断“锁喉”中国装备业[J/ OL]. 北京:望新闻周刊,2009(48):2015 –10 –12. [9] 刘志彪,张杰. 全球代工体系下发展中国家俘获型网络的形成、突破与对策———基于GVC 与NVC 的比较视角[J]. 中国工业经济,2007(5):39–47. [10] 白永秀,王泽润,王颂吉. 丝绸之路经济带工业产能合作研究[J]. 经济纵横,2015(11):28–34. [11] 周劲,付保宗. 产能过剩在我国工业领域的表现特征[J]. 经济纵横,2011(12):33–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