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2] 史晋川. 马克思的价值转形问题与斯拉法的“标准体系”[J]. 杭州:财经论丛,2003(05):1-10. [3] 白暴力. “价值转形问题”的博特凯维兹模型分析———“博特凯维兹误解”的产生[J].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6(05):9-15. [4]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49. [5] 侯雨夫.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研究:理解、坚持、完善、发展[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534-535. [6] 孟捷. 劳动价值论的“新解释”及其相关争论评述[J].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1(03):35-44. [7] 谢富胜. 西方学者关于马克思“价值转形”理论研究述评[J]. 北京:教学与研究,2000(10):19-26. [8] 余斌. 从斯蒂德曼的非难看劳动价值理论及价值转形问题的计算[J]. 北京:教学与研究,2007(03):49-56. [9] 马艳,严金强. 转形问题的理论分析及动态价值转形模型的探讨[J]. 北京: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09):22-31. [1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3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87. [11] 朱奎、冯金华. TSS 学派单一分期体系与价值转形问题再研究[J]. 长沙:求索,2008(02):7-9. [12] 丁堡骏. 马克思价值转形理论新探[J]. 长春:当代经济研究,1994(06):18-26. [13] Gary Mongiovi.Vulgar Economy in Marxian Garb:a Critique of Temporal Single System Marxism. Review of Radical Political Economics,2002,34:393-416. [14] 岳宏志. 转形问题再研究[J]. 长春:当代经济研究,2002(10):41-44. [15] 岳宏志. 马克思转形理论的一个完美证明———兼评森岛通夫关于转形问题的研究方法[J]. 上海:财经研究,2005(07):16-29. [16] 王志国. 马克思“价值转形”的对称不变性解法[J]. 武汉:经济评论,2003(05):8-14. [17] 吕昌会. 价值转形问题研究:一个新的证明[J]. 北京:政治经济学评论,2004(02):49-92. [18] 冯金华. 价值转形:一个伪问题[J]. 武汉:经济评论,2008(03):83-89. [19] 丁堡骏. 一个真实的经济学命题和一个伪证的学术否定———评冯金华《价值转形:一个伪问题》[J]. 长春:当代经济研究,2009(03):1-10. [20] 冯金华. 生产价格会偏离价值吗?———三论价值转形是伪问题、兼评几种偏离系数转形模型[J]. 武汉:经济评论,2010(03):19-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