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张敏.论生态文明及其当代价值[M].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2011:65. [2]缪昌武.论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及其当代意蕴[J].上海: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8 (5):52-56. [3]邓水兰,温诒忠.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体系探讨[J].南昌:江西社会科学,2013 (5): 25-29. [4]刘思华.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38.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6.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19.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919. [1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666. [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33. [1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 [1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1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2. [1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 4. [1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 443-444. [20]任秀芹,赵林. 生态文明的指导思想与理论维度:重回马克思的一种理由[J].呼和浩特:前沿.2013 (23):83-85. [21]恩格斯.反杜林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09. [22]Paul Burkett. Marx and Nature: A Red and Green Perspective[M]. Macmillan Press LiD,1999. [23](美)约翰·贝拉米·福斯特.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100. [2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67. [25]方世南.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深刻意蕴与当代价值[J]. 北京:马克思主义研究.2004 (3):9-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