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412. [2] 贺麟. 对有关辩证法几个问题的新理解[J]. 中国社会科学,1988,( 02) . [3] 马克思. 政治经济学批判[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 5. [4]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 马克思. 资本论:第1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7] 黑格尔. 小逻辑[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8] 列宁全集:第43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9] 马·莫·罗森塔尔. 列宁帝国主义理论中的辩证法[M].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 5-7. [10] 毛泽东文集:第8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40. [11] 徐崇温. 西方马克思主义[M].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 463、336-337. [12] 卢卡奇. 历史与阶级意识———关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研究[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47-48. [13] 列宁全集:第24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276. [14] 佩里·安德森. 西方马克思主义探讨[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37-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