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布莱恩·斯诺登,霍华德·R·文. 现代宏观经济学:起源、发展和现状[M].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 13,27. [2]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3]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劝说集[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 245. [4] 透析“占领华尔街”: 99%为什么反对1%[N]. 中国青年报,2011-10-11. [5] 吴易风. 西方经济学家论马克思经济学———写于马克思诞辰190 周年[J]. 经济学动态,2008,( 1) . [6] 孙冶方. 把计划和统计放在价值规律的基础上[J]. 经济研究,1956,( 6) . [7] 何干强. 陈云同志的综合平衡观及其现实意义[C]. 陈云百周年纪念———全国陈云生平和思想研讨会论文集( 上) [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8] 马克思. 资本论:第2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459. [9] 陈其人. 货币理论与物价理论研究[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142~147. [10] 马克思. 资本论:第3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11] 马克思. 资本论:第1 卷( 法文版) [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517. [12] 马克思. 资本论:第1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09. [13] The World Bank,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 of the State Council,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China2030 : Building a Modern,Harmonious,and Creative High-Income Society[OL]. http: / /www-wds. worldbank. 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