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列宁选集: 第2 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5: 309 - 310.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2 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5.
[3 ]杨耕. 社会发展中的内源发展、派生形态和超越现象[J]. 天津社会科学,1993,( 3) ; 王占阳. 马克思恩格斯派生性社会发展观研究[J]. 史学月刊,2004,( 1) .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 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5.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4 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5: 243 - 245.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6 卷( 上)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79.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6 卷( 下)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80: 159、216.
[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9 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82.
[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3 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72.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5 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74: 937.
[11]许建康. 经济长波论及其各学派分歧的最大焦点[J]. 经济纵横,2009,( 11) .
[12]列宁全集: 第21 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59: 388.
[13]斯大林选集( 上)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79: 186 - 187.
[14]列宁[15]大卫·科兹. 金融化与新自由主义[J]. 国外理论动态,2011,( 11) .
[16]厄尔奈斯特·曼德尔. 资本主义发展的长波———马克思主义的解释[M]. 北京: 商务印书馆,1998: 78.
[1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3 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5: 770、340;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4 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5: 440.
[18]毛泽东选集: 第2 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1: 631、637.
[19]薄一波. 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M]. 北京: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 522、1202.
[20]许建康. 跨越“卡夫丁峡谷”与中国道路[J]. 学习与探索,2011,( 5) .选集: 第4 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72: 142. |
[1] |
. [J]. , 2021, 313(9): 52-6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