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费孝通.小城镇大问题[J].瞭望周刊,1984(1):22-23. [2] 李实.中国农村人力资本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J].农村经济与社会,1994(2):15-21. [3] 刘美平.论中国特色城乡协同发展理论——兼评刘易斯二元结构理论[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12):71-74+112. [4] 高丹桂,张志强.论城乡土地要素流动对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影响——基于中国国情对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的修正[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8(4):21-26. [5] 郭剑雄.农业人力资本转移条件下的二元经济发展——刘易斯—费景汉—拉尼斯模型的扩展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93-102. [6] 李丽纯,李灿.关于当前我国二元经济结构转型困境的几个理论问题分析——对拉尼斯-费景汉模型的重新诠释与修正[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3):52-54. [7] 魏清泉.城乡融合发展的动态过程──经济结构与城乡关系的改变[J].现代城市研究,1998(2):22-25+62. [8] 龚天平,张军.资本空间化与中国城乡空间关系重构——基于空间正义的视角[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29-36. [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10] [美]大卫·哈维.新帝国主义[M].付克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67. [11] [美]大卫·哈维.资本的城市化——资本主义城市化的历史与理论研究[M].董慧,译.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7:40. [12] 张梧.资本空间化与空间资本化[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7(1):62-70. [13] [法]亨利·列斐伏尔.空间:社会产物与使用价值[A].包亚明.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C].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14] 庄友刚,仇善章.资本空间化与空间资本化:关于空间生产的现代性和后现代性话语[J].山东社会科学,2013(2):33-37. [15] [法]亨利·列斐伏尔.空间的生产[M].刘怀玉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21:98. [16] [法]爱德华·苏贾.社会生活的空间性:迈向转型的理论重构[A].德雷克·格利赢里,约翰·厄里.社会关系与空间结构[C].谢礼圣,吕增奎等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00. [17] [美]大卫·哈维.资本社会的17个矛盾[M].许瑞宋,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6:161. [18] [法]托马斯·皮凯蒂.21世纪资本论[M].巴曙松等,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275-3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