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N].人民日报,2022-10-26(001). [2]习近平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强调牢牢把握东北的重要使命奋力谱写东北全面振兴新篇章[N].人民日报,2023-09-10(001). [3]习近平在黑龙江考察时强调牢牢把握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定位奋力开创黑龙江高质量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23-09-09(001). [4]弗朗索·魁奈经济著作选集[M].吴斐丹,张草纫,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78. [5]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郭大力,王亚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116. [6]让·巴蒂斯特·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M].陈福生,陈振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86. [7]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M].郭大力,王亚南,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3:32. [8]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自然体系[M].杨春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59. [9]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135. [10]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96. [11]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15. [12]李政,廖晓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历史和现实“三重”逻辑[J].政治经济学评论,2023(6):146-159. [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85. [14]金刚,沈坤荣.新中国70年经济发展:政府行为演变与增长动力转换[J].宏观质量研究,2019(3):1-16. [15]李辉.大数据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机理、实践基础与政策选择[J].经济学家,2019(3):52-59. [16]王云鹏.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理论构筑与实践策略[J].江苏社会科学,2023(4):122-131. [17]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人民要论)[N].人民日报,2023-11-09(13). [18]付一婷,刘金全,刘子玉.论宏观经济调控向宏观经济治理的战略转换[J].经济学家,2021(7):83-91. [19]张涛.利用大数据提升宏观经济治理能力[J].红旗文稿,2021(4):29-31. [20]张占斌,毕照卿.经济高质量发展[J].经济研究,2022(4):21-32. [21]黄先海,宋学印.赋能型政府——新一代政府和市场关系的理论建构[J].管理世界,2021(11):41-55+4. [2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001). [23]方玉梅.坚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集中统一领导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9(10):107-115. [24]习近平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J].中国新闻发布(实务版),2023(3):3-5. [25]张乐.以新质生产力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J].人民论坛,2023(21):11-14. [26]习近平主持召开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强调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李强蔡奇丁薛祥出席[J].旗帜,2023(5):7-8. [27]程恩富,陈健.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加速推进中国式现代化[J].当代经济研究,2023(12):14-23. [28]张林,蒲清平.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理论创新与价值意蕴[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6):137-148. [29]汪鸣.加快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J].旗帜,2022(9):57-59. [30]魏崇辉.新质生产力的基本意涵、历史演进与实践路径[J].理论与改革,2023(6):25-38. [31]闫瑞峰.科技创新新型举国体制:理论、经验与实践[J].经济学家,2022(6):68-77. [3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N].人民日报,2022-04-11(001). [33]胡江云.以制度型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J].红旗文稿,2023(22):26-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