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魏后凯,叶兴庆,杜志雄,等.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权威专家深度解读党的二十大精神[J].中国农村经济,2022(12):2-34. [2]杜志雄,胡凌啸.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成就与解释[J].中国农村经济,2023(1):2-17. [3]马骏.共同富裕视域下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论析[J].求索,2023(2):119-129. [4]傅秋子,黄益平.数字金融对农村金融需求的异质性影响——来自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的证据[J].金融研究,2018(11):68-84, [5]唐建军,龚教伟,宋清华.数字普惠金融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基于要素流动与技术扩散的视角[J].中国农村经济,2022(7):81-102. [6]孙学涛,于婷,于法稳.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机械化的影响——来自中国1869个县域的证据[J].中国农村经济,2022(2):76-93. [7]张林,温涛.数字普惠金融如何影响农村产业融合发展[J].中国农村经济,2022(7):59-80. [8]曾建中,李银珍,刘桂东.数字普惠金融赋能乡村产业兴旺的作用机理和空间效应研究——基于县域空间动态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J].国际金融研究,2023(4):39-49. [9]张启文,田静.数字普惠金融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了吗?——基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中介效应分析[J].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22(6):716-724. [10]谭前进,蔡甜甜,唐紫杰.数字普惠金融是否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J].管理现代化,2023(6):30-38. [11]Matthews B H.Hidden Constraints to Digital Financial Inclusion:the Oral-literate Divide[J].Development in Practice,2019(8):1014-1028. [12]胡滨,程雪军.金融科技、数字普惠金融与国家金融竞争力[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3):130-141. [13]Akhter S,Liu Y Y,Daly K.Cross Country Evidence on the Linkages Between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Povert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Management,2010(1):3-19. [14]王伟,朱一鸣.普惠金融与县域资金外流:减贫还是致贫——基于中国592个国家级贫困县的研究[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8(1):98-108. [15]Guo F,Kong S T,Wang J Y.General Patterns and Regional Disparity of Internet Finance Development in China:Evidence from the Peking University Internet Finance Development Index[J].China Economic Journal,2016(3):253-271. [16]高强.农业高质量发展:内涵特征、障碍因素与路径选择[J].中州学刊,2022(4):29-35. [17]张金林,董小凡,李健.数字普惠金融能否推进共同富裕?——基于微观家庭数据的经验研究[J].财经研究,2022(7):4-17. [18]吴雨,李晓,李洁,等.数字金融发展与家庭金融资产组合有效性[J].管理世界,2021(7):92-104. [19]杨林,赵洪波.数字普惠金融助力农民增收的理论逻辑与现实检验[J].山东社会科学,2022(4):149-155. [20]欧阳日辉,龚伟.数字信贷、算法歧视与动态竞合政策[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1):78-92. [21]曾小艳,祁华清.数字金融发展对农业产出的影响机理及结构效应[J].贵州社会科学,2020(11):162-168. [22]罗光强,王焕.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国粮食主产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J].经济纵横,2022(7):107-117. [23]邓楚瑶,王福友.数字普惠金融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基于黑龙江省农业数字普惠金融案例分析[J].审计与经济研究,2022(6):117-126. [24]韩亮亮,彭伊,孟庆娜.数字普惠金融、创业活跃度与共同富裕——基于我国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J].软科学,2023(3):18-24. [25]刘成杰,冯婷,李勇.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数字普惠金融与数字鸿沟——基于“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创建的政策效应分析[J].财经科学,2022(12):103-116. [26]尹应凯,陈乃青.数字普惠金融、数字鸿沟与共同富裕——基于新结构经济学的视角[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6):13-31. [27]许月丽,孙昭君,李帅.数字普惠金融与传统农村金融:替代抑或互补?——基于农户融资约束放松视角[J].财经研究,2022(6):34-48. [28]黄益平,黄卓.中国的数字金融发展:现在与未来[J].经济学(季刊),2018(4):1489-1502. [29]金碚.关于“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学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8(4):5-18. [30]刘涛,李继霞,霍静娟.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时空格局与影响因素[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0(10):1-8. [31]洪铮,章成,王林.普惠金融、包容性增长与居民消费能力提升[J].经济问题探索,2021(5):177-190. [32]张勋,万广华,张佳佳,等.数字经济、普惠金融与包容性增长[J].经济研究,2019(8):71-86. [33]星焱.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的“红利”与“鸿沟”[J].经济学家,2021(2):102-111. [34]郭峰,王瑶佩.传统金融基础、知识门槛与数字金融下乡[J].财经研究,2020(1):19-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