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荣兆梓.企业性质研究的两个层面——科思的企业理论与马克思的企业理论[J].经济研究,1995(5):21-28. [3]蒋一苇.企业本位论[J].中国社会科学,1980(1):21-36. [4]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J].经济体制改革,1984(5):1-12. [5]洪虎.关于公有制实现形式的认识[J].中国工业经济,1998(1):5-10. [6]戴园晨,黎汉明.工资侵蚀利润: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的潜在危险[J].经济研究,1988(6):3-11. [7]常修泽.中国企业产权界定[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8:286. [8]晓亮.改革就是探索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7(6):20-22. [9]杨承训.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实践和理论创新[J].马克思主义研究,2021(2):72-80.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382. [11]蒋学模.关于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和使用权的探讨[J].社会科学研究,1981(4):33-41. [12]刘伟,李风圣.产权范畴的理论分歧及其对我国改革的特殊意义[J].经济研究,1997(1):3-11. [13]刘伟.所有权的经济性质、形式及权能结构[J].经济研究,1991(5):57-65. [14]张宇.论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J].经济研究,2016(6):4-16. [15]吴易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J].学术研究,2017(4):80-86. [16]刘诗白.主体产权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41. [17]黄少安.产权经济学导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5:103-105. [18]吴宣恭.论公有制实现形式及其多样化[J].中国经济问题,1998(2):1-8. [19]黄焕章.股份制——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好形式[J].经济研究,1989(4):17-27. [20]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J].党的建设,1994(1):5-13. [21]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J].求是,1997(18):2-23. [2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3]荣兆梓.论公司法人财产权的性质[J].江汉论坛,1994(7):2-7. [24]陈佳贵.国有企业公司化改造:产权关系重组、政企分开和减轻企业负担[J].中国工业经济,1995(1):17-25. [25]吴家骏.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与企业制度创新[J].中国工业经济,2002(1):73-79. [26]荣兆梓.企业制度:平等与效率[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66-77. [27]高尚全.新时期的国有经济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J].中国工业经济,1999(10):18-22. [28]金碚.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J].中国工业经济,2000(3):11-15. [29]周放生.逼出来的“改制分流”[J].中国改革,2010(11):90-91. [30]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J].前线,1999(10):6-13. [31]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03-10-22(01). [3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305. [33]荣兆梓.公有资本与平等劳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线[J].上海经济研究,2018(12):5-15. [34]蒋学模.社会主义经济中的资本范畴和剩余价值范畴[J].经济研究,1994(10):54-58. [35]杨承训.理论创新:确立公有资本范畴[J].经济学动态,1997(11):3-5. [36]荣兆梓.资本一般与公有资本[J].教学与研究,2004(10):65-69. [37]张维达.论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J].经济学家,1998(1):42-47. [38]张春霖.国有企业改革:效率与公平的视角[J].经济社会体系比较,2008(4):30-34. [39]陈清泰.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几个问题[J].管理世界,2003(6):1-4. [40]杨瑞龙.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的理论思考[J].经济研究,1995(2):13-22. [4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3-11-16(01). [42]习近平.依法规范和引导我国资本健康发展发挥资本作为重要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N].人民日报,2022-05-01(01). [43]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22-10-26(01). [44]习近平.当前经济工作的几个重大问题[J].求是,2023(4):1-4. [45]何瑛,杨琳.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历程、成效与展望[J].管理世界,2021(7):44-60. [46]郑海航,戚聿东,吴冬梅.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与国有控股公司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0:141. [47]胡改蓉.构建本土化的国有资产经营公司[J].法学,2008(6):81-86. [48]刘元春.国有企业的“效率悖论”及其深层次的解释[J].中国工业经济,2001(7):31-39. [49]荣兆梓.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进一步改革的总体思路[J].中国工业经济,2012(1):16-25. [50]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课题组.论新时期全面深化国有经济改革重大任务[J].中国工业经济,2014(9):5-24. [51]习近平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坚持党对国企的领导不动摇[EB/OL].(2016-10-11)[2023-09-10].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10/11/c_1119697415.htm. [52]刘戒骄.国有企业高管薪酬制度改革分析[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4(1):84-88. [53]杨红英,童露.论混合所有制改革下的国有企业公司治理[J].宏观经济研究,2015(1):42-51. [54]黄群慧,余菁.国有企业改革的进程、效率与未来方向[J].南京大学学报,2019(1):87-98. [55]荣兆梓,咸怡宁.继续推进国有资本治理体制改革[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21(4):56-61. [56]荣兆梓,杨积勇.公司制改革面临的深层次问题与解决方案[J].改革,2001(2):56-63. [57]史正富,刘昶.看不见的所有者[M].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136-143. [58]张春霖.国有企业改革的新阶段:调整改革思路和政策的若干建议[J].比较,2003(8):174-196. [59]刘纪鹏.论国有资产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完善[J].中国工业经济,2003(4):37-45. [60]陈小洪.建立国有资本管理新体制[J].管理世界,1998(1):121-135. [61]荣兆梓.国有经济需要新一轮产权制度改革[J].学术界,2016(4):5-15. [6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6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2. [6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80. [65]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86-287. [67]荣兆梓.论公有产权的内在矛盾[J].经济研究,1996(9):16-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