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马拥军.对《资本论》的九个根本性误读[J].天津社会科学,2015(2):14-23.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12.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徐国喜.谈谈马克思的《资本论》的引证[J].社会科学战线,1981(1):67.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7. [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392.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9.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583. [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70. [14]王圆圆.马克思“资本—劳动”关系思想及其时代价值——基于《资本论》的文本研究[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21(1):101-108. [15]顾海良.恩格斯晚年对西方主流经济学研究的主要理论取向[J].教学与研究,2005(12):5-12. [16]赵磊,赵晓磊.“从抽象到具体”是《资本论》的研究方法吗?[J].当代经济研究,2022(11):5-15. [17]鲁品越.《资本论》的真谛及对其曲解——兼论《资本论》与西方经济学的关系[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5(7):102-112+1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