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家卫健委.近十年我国老龄工作取得显著成效[N].人民日报,2022-09-21(008). [2]向运华,李雯铮.集体互助养老:中国农村可持续养老模式的理性选择[J].江淮论坛,2020(3):145-150+159. [3]Granovetter M.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The Problem of Embeddedness[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85,91(3):481-510. [4]张慧.嵌入性理论:发展脉络、理论迁移与研究路径[J].社会科学动态,2022(7):14-25. [5]许宝君,陈伟东.自主治理与政府嵌入统合:公共事务治理之道[J].河南社会科学,2017(5):104-111. [6]王屹,原钰清,卢俊林.嵌入性理论视角下乡村职业教育培训的“脱嵌”与“再嵌”[J].职业技术教育,2023(22):73-79. [7]许加明,华学成.城市社区空巢老人互助养老的参与意愿与互助方式—基于江苏省淮安市的调查与分析[J].现代经济探讨,2015(8):25-29. [8]邓俊丽.社会治理创新视域下的互助养老及地方路径研究——一项对内蒙古农牧区幸福院的调查[J].前沿,2016(3):68-72. [9]方静文.从互助行为到互助养老[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5):132-136. [10]Barber B,All Economies are“Embedded”:The Career of a Concept,and Beyond[J].Social Research,1995,62(2),387-413. [11]肖琳.积极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的互助养老:实践状况、核心经验与社会效益——基于一个中部乡镇的田野调查[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5):96-104. [12]张云英,张紫薇.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的历史嬗变与现实审思[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34-38. [13]费孝通.家庭结构变动中的老年赡养问题——再论中国家庭结构的变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3):7-16. [14]王进文,刘琪.迈向老年群体本位的农村互助养老:何以可能与如何可为[J].理论月刊,2021(7):105-116. [15]曹文静,谢飞,刘韦希等.湖南省贫困县农村空巢老人互助养老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J].护理学杂志,2020(1):18-22. [16]贺雪峰.论半熟人社会——理解村委会选举的一个视角[J].政治学研究,2000(3):61-69. [17]佀传振.半熟人社会与人际信任——兼论社会信任结构变迁的路径选择[J].甘肃理论学刊,2007(2):74-78. [18]夏支平.熟人社会还是半熟人社会?——乡村人际关系变迁的思考[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86-89. [19]辛宝英,杨真.社区支持对农村互助养老参与意愿的影响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21(2):114-125+128. [20]何晖,刘欣科.基层治理现代化视域下农村互助养老发展的困境与对策[J].决策与信息,2022(8):44-51. [21]米恩广,朱昕晔.政策工具视角下农村互助养老服务政策文本指向与优化研究[J].荆楚学刊,2020(2):48-56. [22]朱火云,丁煜.农村互助养老的合作生产困境与路径优化——以X市幸福院为例[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62-72. [23]贺雪峰.如何应对农村老龄化——关于建立农村互助养老的设想[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58-65. [24]万颖杰.村庄本位视角下农村互助养老的发展困境与应对策略[J].中州学刊,2021(6):86-91. [25]穆光宗.老年发展论——21世纪成功老龄化战略的基本框架[J].人口研究,2002(6):29-37. [26]刘鸿渊,史仕新,陈芳.基于信任关系的农村社区性公共产品供给主体行为研究[J].社会科学研究,2010(2):152-159. [27]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0. [28]刘祖云,张诚.重构乡村共同体:乡村振兴的现实路径[J].甘肃社会科学,2018(4):42-48. [29]蔡起华,朱玉春.社会信任、关系网络与农户参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J].中国农村经济,2015(7):57-69. [30]郭占锋,蒋晓雨.伦理重建、信任重构与乡村现代化建设——梁漱溟乡村建设思想的再反思[J].学习与实践,2023(11):47-59. [31]姚俊.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制度困境分析:嵌入性的视角[J].学海,2013(5):74-78. [32]许源源,左代华.乡村治理中的内生秩序:演进逻辑、运行机制与制度嵌入[J].农业经济问题,2019(8):9-18. [33]赵志强,杨青.制度嵌入性视角下的农村互助养老模式[J].农村经济,2013(1):89-93. [34]陈寒非,高其才.乡规民约在乡村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实证研究[J].清华法学,2018(1):62-88. [35]仕军.社会嵌入概念与结构的整合性解析[J].江苏社会科学,2011(2):86-94. [36]齐鹏.农村幸福院互助养老困境与转型[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105-116. [37]石人炳,王俊,梁勋厂.从“互助”到“互惠”:经济欠发达农村地区老年照料的出路[J].社会保障研究,2020(3):34-40. [38]王裕根.激活村庄内生性互助养老服务资源[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04-06(05). [39]李俏,孙泽南.农村互助养老的衍生逻辑、实践类型与未来走向[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10):98-107. [40]夏柱智.互助养老:积极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的中国经验[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1-10. [41]范会芳,刘振奋.脱嵌与重塑:社会组织嵌入农村互助养老的困境根源与因应策略[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4):46-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