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18. [2]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M].荣震华,李金山,译.北京:商务图书馆,1984.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28.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8]张涛.马克思恩格斯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生态文明内蕴及启示——以《资本论》及其手稿为核心的考察[J].湖北社会科学,2022(3)5-12.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53. [1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91. [12]王传玲.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对资本逻辑的辩证批判[J].新视野,2022(6)27-31. [13]赵志强,杨建飞.生态视阈下的马克思资本逻辑批判与当代中国镜鉴[J].当代经济研究,2019(4):13-20+113. [14]王雨辰.生态文明的四个维度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J].社会科学辑刊,2017(1):11-18. [15]刘洋,李燕芳.马克思对生态问题根源判定的理论超越及当代意义[J].城市与环境研究,2023(3):29-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