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N].人民日报,2020-04-10(001).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N].人民日报,2022-12-20(001).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4]威廉·配第.配第经济著作选集[M].陈冬野,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63. [5]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上卷)[M].朱志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169. [6]史德年.数据价值化与数据要素市场发展报告(2021年)[R].2021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2021-5-27. [7]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53. [8]何小龙.中国数据要素市场发展报告(2020-2021)[R].第四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大数据论坛,2021-4-25. [9]李海舰,赵丽.数据成为生产要素:特征、机制与价值形态演进[J].上海:上海经济研究,2021(8):48-59. [10]洪银兴,任保平.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内涵和途径[J].北京:中国工业经济,2023(2):5-16. [11]李海舰,李燕.企业组织形态演进研究——从工业经济时代到智能经济时代[J].北京:经济管理,2019(10):22-36. [12]严金强.数字经济的价值来源与价值决定的理论解析[J].北京:教学与研究,2022(3):33-42. [13]晏维龙.马克思主义流通理论当代视界与发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10. [14]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8. [15]洪银兴.非劳动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的理论辨析[J].成都:经济学家,2015(4):5-13. [16]李政,周希禛.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政治经济学分析[J].哈尔滨:学习与探索,2020(1):109-115. [1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691. [18]吴欢,卢黎歌.数字资本与剩余价值规律的新表现——数字经济时代马克思资本理论的再阐释[J].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10-17. [19]吴媚霞,王岩.数字资本化与资本数字化的学理考察及其启示[J].北京:思想教育研究,2022(9):75-81. [20]蔡万焕,张紫竹.作为生产要素的数据:数据资本化、收益分配与所有权[J].北京:教学与研究,2022(7):57-65. [2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90. [22]周延云,闫秀荣.数字劳动和卡尔·马克思——数字化时代国外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241. [23]马克思.188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52-54. [24]吴易风.产权理论:马克思和科斯的比较[J].北京:中国社会科学,2007(2):4-18+204. [25]王春晖,方兴东.构建数据产权制度的核心要义[J].南京: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1):19-32. [26]欧阳日辉.数据要素流通的制度逻辑[J].北京: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3(6):13-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