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哈里·布雷弗曼.劳动与垄断资本——二十世纪中劳动的退化[M].方生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 [3]王璐,李晨阳.平台经济生产过程的政治经济学分析[J].成都:经济学家,2021(6):53-61. [4]邹开亮,陈梦如.算法控制下“网约工”权益保护的困境与出路[J].北京:价格理论与实践,2021(06):44-48+93. [5]杨善奇,刘岩.智能算法控制下的劳动过程研究[J].成都:经济学家,2021(12):31-40. [6]王蔚.数字资本主义劳动过程及其情绪剥削[J].成都:经济学家,2021(2):15-22. [7]马克·波斯特.信息方式[M].范静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9]迈克尔·布若威.制造同意——垄断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变迁[M].李荣荣,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1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2]刘海春.休闲与自由——马克思自由伦理观的当代阐释[J].上海: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20(1):140-147. [13]袁继红,丘仙灵.玩劳动:数字时代劳动与休闲的耦合逻辑[J].北京:哲学分析,2022(2):3-14+196. [14]赵秀丽.劳动过程变迁视角下劳资关系的演变与最新发展[J].长春:当代经济研究,2022(5):79-88. [15]张铮,吴福仲.数字文化生产者的劳动境遇考察——以网络文学签约写手为例[J].上海: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35-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