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吴易风.关于空想社会主义阶级倾向问题若干引证的释疑[J].北京:教学与研究,1962(1):48-53. [2]吴易风.社会主义史上的“按劳分配”思想[J].北京:教学与研究,1964(6):64-66. [3]吴易风文集:第2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8-9. [4]郭冠清.学贯中西 坚持马克思主义——吴易风学术思想评介[J].长春:当代经济研究,2019(9):51-61. [5]吴易风文集:第1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486. [6]吴易风文集:第6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170. [7]高鸿业,吴易风.研究生用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8-9. [8]吴易风.坚持和发展劳动价值论[J].长春:当代经济研究,2001(10):12-23. [9]吴易风.为什么我们不能用西方经济学取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J].北京: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3(3):36-39. [10]朱勇,松劲松,徐广军,等.吴易风经济思想评说(第二辑)[C].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8:11. [11]吴易风.论政治经济学或经济学的研究对象[J].北京:中国社会科学,1997(2):53-66. [12]刘学梅.吴易风经济思想述评[J].长春:当代经济研究,2013(5):85-91. [13]吴易风.产权理论:马克思和科斯的比较[J].北京:中国社会科学,2007(2):4-18. [14]吴易风.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关系——从陈岱孙教授题词谈起[J].广州: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7-10. [15]吴易风文集:第4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5. [16]王朝科.基于劳动价值论的价值函数研究述评[J].北京:政治经济学评论,2012(4):150-160. [17]吴易风.马克思的经济增长理论模型[J].北京:经济研究,2007(9):11-17. [18]吴易风.西方产权理论和我国产权问题[J].北京:高校理论战线,1994(3):15-19. [19]吴易风.马克思的产权理论与国有企业产权改革[J].北京:中国社会科学,1995(1):4-24. [20]吴易风.西方产权理论和我国产权问题(续)[J].北京:高校理论战线,1994(4):19-23. [21]吴易风.当前经济理论界的意见分歧[J].北京:经济学动态,1996(5):15-16. [22]吴易风.西方经济学中的新自由主义[J].北京:红旗文稿,2014(5):10-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