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郑有贵.集中力量办大事与中国的历史性跨越发展[J].北京:中共党史研究,2020(3):5-13. [2]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3]李向前.六十年代美国试图对中国核计划实施打击揭密[J].北京:百年潮,2001(8):23-33. [4]陈东林.三线建设是必要的,成绩也是主要的.还历史的本原[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5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6]熊华源.一条“毛主席语录”的真象[J].北京:党的文献,1994(6):84. [7]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428. [8]中共攀枝花市委党史研究室.攀枝花开发建设史文献资料选编(内部资料)[M].攀枝花,2000:23. [9]金冲及.周恩来传:第四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1768. [10]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卷[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 [11]孙东升.我国经济建设战略布局的大转变——三线建设决策形成述略[J].北京:党的文献,1995(3):42-48. [12]陈夕.中国共产党与三线建设[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4. [13]刘庆华.最后的贵族[M].北京:台海出版社,2010:212,215. [14]郑有贵,陈东林,段娟.历史与现实结合视角的三线建设评价——基于四川、重庆三线建设的调研[J].北京:中国经济史研究,2012(3):120-127. [15]攀枝花市人大志编纂委员会.攀枝花市人大志(1968-2018)[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