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孟捷.经济学革命的领航者——《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新基础》译者前言[C]. 政治经济学报:第21卷.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21:1. [2]樊弘.凯恩斯和马克思关于资本积累、货币和利息理论的比较[C]. 政治经济学报:第12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91-105. [3]骆桢.后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理论评述——以拉沃的《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新基础》为例[C].政治经济学报:第19卷.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21:47-69. [4]马克·拉沃.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新基础[M].孟捷,主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1:200. [5]宋则行.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探索——兼与西方现代经济增长模式比较[J].长春:当代经济研究,1995(1):1-12. [6]陶为群.社会再生产的剑桥方程式内在含义解析与引申[C].《资本论》研究:第13卷.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 2017:182-189. [7]陶为群.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的充分必要条件与求解[J].长沙:经济数学,2014(3):59-65. [8]丁堡骏.现代政治经济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125-127. [9]陶为群.社会再生产的总资本最高利润率与抵达路径[J].新乡:管理学刊,2016(4):1-7. [10]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574-579. [11]王琨,闫伟.马克思主义与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增长理论比较研究——从经济增长基本方程说起 [J].北京: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8(8):51-61. [12] 陶为群.两大部类自动平衡增长的特性和最优增长路径[J]. 长春:当代经济研究,2018(11):5-10. [13] 列宁全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69-72. [14] 陶为群.基于利润最大化的两大部类比例收敛及其启示[C].政治经济学报:第7卷.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59-70. [15] 陶为群.社会再生产的动态最大投资效果与最高增长率——基于生产资料优先增长[C].政治经济学报:第9卷.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7:149-1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