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杜章智,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77.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35-236.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3.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994. [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0]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11]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4-5.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506. [14]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5]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9-11-06(001). [1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699. [1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53. [18]张一兵.论西方马克思主义总体性范畴的哲学命意[J].成都:社会科学研究,1985(6):34-39. [1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223. [20]张一兵.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历史向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385. [21]邹升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生成的五重逻辑[J].呼和浩特:内蒙古社会科学,2020(6):119-125. [22]洪银兴.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创新和优势[J].北京:红旗文稿,2020(1):32-34. [23]习近平.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N].人民日报,2020-11-04(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