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许光伟. 保卫《资本论》——经济形态社会理论大纲[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2]林岗. 论《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方法和分析范式[J]. 长春:当代经济研究,2012(6):1-6. [3]孟捷. 生产力一元决定论和有机生产方式的变迁:对历史唯物主义核心思想的再解释[J]. 北京:政治经济学报(原《清华政治经济学报》),2016(6):59-134. [4]许光伟. 唯物史观开放结构的政治经济学解读——分析学派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批判和超越[J]. 武汉:江汉论坛,2009(4):9-14. [5]卫兴华. 科学把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研究中的唯物史观——兼评“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论”和“唯生产力标准论”[J]. 北京:清华政治经济学报,2014(2):3-25. [6]程启智. 关于人的发展经济学定义、研究对象和方法的若干思考[J]. 南宁:改革与战略,2015(4):6-9. [7]许光伟. 《资本论》的艺术高度——关于“商品批判”和“资本批判”的历史辩证法[J]. 上海: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2016(1):27-36. [8]田辰山. 中国辩证法:从《易经》到马克思主义[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3. [9]程启智. 论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的两个维度:要素生产力和协作生产力[J]. 长春:当代经济研究,2013(12):8-15. [10]许光伟. 生产关系的三层次解读关系及其意蕴——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域内的道名学说和生长论[J]. 长春:当代经济研究,2016(10):5-13. [11]许光伟. 论中华所有制问题——《资本论》中国化与中国化《资本论》关系域内的讨论[J]. 武汉: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7(1):5-18.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42. [1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32-533. [16]哈维. 跟大卫·哈维读《资本论》[M].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257. [17]许光伟. 《资本论》在何种意蕴上是“史书”——兼析《21世纪资本论》的历史书性质[J]. 武汉:江汉论坛,2016(5):5-12. [1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9]毛泽东文集:第8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30-1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