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60. [3]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4]谷书堂,林兆木,吴宣恭.试论价值决定与价值实现[N].光明日报,1963-1-14. [5]蒋学模,蒋维新.哪一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J].北京:教学与研究,1982(5):75-79. [6]卫兴华.价值决定和两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J].北京:经济研究,1984(1):47-53,46. [7]林岗.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以及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关系问题的探讨[J].北京:教学与研究,2005(7):52-58. [8]吴树青.一本关于价值规律的著作:评介“价值规律在资本主义各个阶段中的作用及其表现形式”[J].上海:读书月报,1956(10):11-13. [9]何安.社会必要劳动与价值决定[J].武汉:江汉学报,1963(5):17-24. [10]谷书堂,杨玉川.对价值决定和价值规律的再探讨[J].北京:经济研究,1982(1):18-25. [11]姜启渭.创造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的两重含义的存在性[J].长春:当代经济研究,1997(2):43-51. [12]冯金华.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一个新的解释[J].哈尔滨:学习与探索,2015(5):86-93. [13]樊纲.“苏联范式”批判[J].北京:经济研究,1995(10):70-80,34. [14]王永治,王振之.价格与供求:兼论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J].北京:经济研究,1983(6):23-29. [15]胡钧,张广兴.深入理解马克思的价值决定论[J].北京:经济学动态,2004(8):33-37,54. [16]胡寄窗.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存在两种含义[J].北京:经济研究,1990(3):37-44. [17]丁堡骏.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理论定位[J].长春:当代经济研究,2010(10):1-4. [18]魏旭.论市场价值及其与平均价值、市场价格的辩证关系[J].沈阳:社会科学辑刊,2017(5):54-60. [19]孟捷.劳动价值论与资本主义再生产中的不确定性[J].北京:中国社会科学,2004(3):4-16. [20]王峰明.马克思经济学假设的哲学方法论辨析——以两个“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关系问题为例[J].北京:中国社会科学,2009(4):54-64. [21]I.I.Rubin. Essays on Marx's Theory of Value[M]. Detroit: Black and Red, 1972:185. [22]刘航,孙早.产能利用不足发生机制的国内外研究述评[J].北京: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6(3):186-195. [23]夏飞龙.产能过剩的概念、判定及成因的研究评述[J].昆明:经济问题探索,2018(12):54-69. [24]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Ⅱ)[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 [26]王立国,鞠蕾.地方政府干预、企业过度投资与产能过剩:26个行业样本[J].重庆:改革,2012(12):52-62. [27]周黎安.晋升博弈中政府官员的激励与合作[J].北京:经济研究,2004(6):33-40. [28]白暴力,傅辉煌.收入分配差距偏大的主要因素和消费需求牵扯[J].重庆:改革,2011(7):32-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