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蔡昉.认识中国经济减速的供给侧视角[J].北京:经济学动态,2016(4):14-22. [2]任爱华,郭净.我国不同时期财政政策的产业结构优化效应[J].北京:财政研究,2017(11):19-33. [3]刘金全,张龙.我国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动态效应分析[J].杭州:财经论丛,2019(7):23-34. [4]杨子晖,周天芸,黄新飞.我国财政赤字是否具有通货膨胀效应——来自有向无环图研究的新证据[J].北京:金融研究,2014(12):55-70. [5]李鹏,杜亚斌,毛德勇,韩庆潇.我国通货膨胀是一种财政现象吗——基于财政支出视角的时变参数研究[J].北京:财贸研究,2015(3):88-96. [6]程恋军,仲维清.搭配型财政政策的宏观经济效应研究——基于中国月度数据的经验分析[J].天津:现代财经,2012(11):21-31. [7]王立勇,纪尧.财政政策波动性与财政规则:基于开放条件DSGE模型的分析[J].北京:经济研究,2019(6):121-135. [8]荣幸子,蔡宏宇.我国财政政策与通货膨胀——基于价格水平的财政决定理论的实证分析[J].北京:财政研究,2015(1):15-19. [9]张龙,刘金全.我国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动态效应研究——基于“总量调控+结构优化”双轮驱动的检验[J].郑州:经济经纬,2019(4):133-140. [10]谭旭东.两次金融危机下中国宏观调控比较分析及其启示[J].北京:经济学动态,2009(5):39-43. [11]Gourio F.Disaster Risk and Business Cycles[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12,102(6):2734-2766. [12]邓家姝,刘建青,张莹.我国财政政策宏观经济效应研究[J].北京:财政研究,2011(2):53-55. [13]郭长林.被遗忘的总供给:财政政策扩张一定会导致通货膨胀吗?[J].北京:经济研究,2016(2):30-41. [14]肖尧,牛永青.财政政策DSGE模型中国化构建及其应用[J].北京:统计研究,2014(4):51-56. [15]张开,龚六堂.开放经济下的财政支出乘数研究——基于包含投入产出结构DSGE模型的分析[J].北京:管理世界,2018(6):24-40+187. [16]Babecky J,Franta M,Rysanek J.Fiscal Policy within the DSGE-VAR Framework[J].Economic Modelling,2018,75(11):23-37. [17]邹甘娜,卢洪友,刘杰.能源价格冲击与货币政策的特征事实研究——基于SVAR模型[J].北京:宏观经济研究,2018(6):21-30+175. [18]田素华,谢智勇.中美两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差异性与协同性研究[J].北京:世界经济研究,2020(3):72-94+136-137. [19]郑田丹,付文林,莫东序.财政政策与企业投资效率——基于不同金融化水平的比较分析[J].北京:财政研究,2018(9):65-80. [20]黄威,陆懋祖.我国财政支出政策冲击效应的动态变化——基于包含随机波动的时变参数模型的考察[J].北京: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1(10):50-63. [21]庄芳,庄佳强,朱迎.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定量效应——基于协整向量自回归的分析[J].北京:金融研究,2014(12):71-85. [22]陈浪南,罗融,赵旭.开放型经济下财政政策效应的实证研究[J].北京: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6(2):95-112. [23]田磊,杨子晖.“双赤字”还是“双重分叉”?——开放经济环境下中国积极财政政策冲击效应研究[J].北京:经济学(季刊),2019(3):877-896. [24]王文甫,张南,岳超云.中国财政政策冲击的识别与效应——符号约束方法下的SVAR分析[J].上海:财经研究,2015(6):70-81. [25]陈忱.货币调控方式与中国货币政策冲击的有效识别——基于符号约束SVAR模型的研究[J].郑州:经济经纬,2018(6):143-149. [26]潘敏,张依茹.鱼和熊掌能否兼得?:我国财政政策效果研究[J].北京:统计研究,2012(4):51-59. [27]张卫峰,刘堂勇.人口老龄化与日本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有效性:抑制还是强化?[J].北京:世界经济研究,2019(6):3-16+134. [28]李亮亮.货币政策的宏观经济效应——基于时变参数动态因子模型的分析[J].太原: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9(8):29-43. [29]Primiceri G E.Time Varying Structural Vector Autoregressions and Monetary Policy[J].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2005,72(3):821-852. [30]Nakajima J.Time-Varying Parameter VAR Model with Stochastic Volatility:An Overview of Methodology and Empirical Applications[J].Monetary and Economic Studies,2011,29(9):107-142. [31]张淑翠.我国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非线性效应——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平滑转移模型实证分析[J].上海:财经研究,2011(8):135-144. [32]宋旭光.财政收入增长背后的核算问题[J].北京:统计研究,2014(3):3-8. [33]黄凤羽,韩国英.我国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之间的时变非线性特征——基于TVP-VAR模型的实证研究[J].昆明:经济问题探索,2018(12):135-142. [34]胡久凯,王艺明.我国财政政策的调控效果分析——基于政策不确定性视角[J].北京:财政研究,2020(1):59-73. [35]林峰,赵焱.财政支出、实际汇率与中国净出口波动——基于SV-TVP-SVAR模型的动态识别[J].北京:国际金融研究,2018(4):33-43. [36]田磊,林建浩.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兼具产出效应和通胀效应吗?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J].天津:南开经济研究,2016(2):3-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