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EB/OL].(2019-11-21)[2020-1-5].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http://www.gov.cn/xinwen/2019-11/21/content_5454347.htm. [2]民政部关于进一步扩大养老服务供给,促进养老服务消费的实施意见[EB/OL].(2019-9-20)[2019-11-5].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网站,http://xxgk.mca.gov.cn:8081/n1360/160822.html. [3]穆光宗.中国传统养老方式的变革和展望[J].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5):39-44. [4]穆光宗.家庭养老面临的挑战以及社会对策问题[J].郑州:中州学刊,1999(1):65-68. [5]郑功成.尽快补上养老服务中人文关怀的短板[J].北京:中国社会工作,2018(10):34. [6]杨帆,杨成钢.家庭结构和代际交换对养老意愿的影响[J].北京:人口学刊,2016(1):68-76. [7]周兆安.家庭养老需求与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的张力及其弥合[J].兰州:西北人口,2014(2):45-49. [8]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17-10-27)[2019-04-05].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http://www.gov.cn/zhuanti/2017-10/27/content_5234876.htm. [9]中民.顺势而为 推进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访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J].北京:中国民政,2019(5):32-36. [10]刘一伟.互补还是替代:“社会养老”与“家庭养老”[J].哈尔滨:公共管理学报,2016(4):77-88+156. [11]马馼等.关于应对人口老龄化与发展养老服务的调研报告[J].北京:社会保障评论,2017(1):8-23. [12]龚上华,李成.关爱老人的四个着力点[N].杭州:杭州日报,2019-09-09(14). [13]郑功成.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现状评估与政策思路[J].北京:社会保障评论,2019(1):3-29. [14]郑功成.习近平民生思想:时代背景与理论特征[J].北京:社会保障评论,2018(3):3-21. [15]李艳华.家庭养老的内部增能:基于社会工作的分析视角[J].兰州:社科纵横,2018(9):60-68. [16]民政部,老龄办.国外及港澳台地区养老服务情况汇编[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 [17]郑功成,谢琼.全球经济发展与社会保障的关系和实践—第13届社会保障国际论坛坛要[J].北京:社会保障评论,2018(1):41-53. [18]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EB/OL].(2011-03-16)[2019-8-15].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http://www.gov.cn/2011lh/content_1825838_9.htm. [19]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EB/OL].(2016-03-17)[2019-8-25].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http://www.gov.cn/xinwen/2016-03/17/content_5054992.htm. [20]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EB/OL].(2019-10-31)[2019-12-02].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http://www.gov.cn/xinwen/2019-10/31/content_5447245.htm. [21]中华人民共和国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20-02-28)[2020-03-0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www.stats.gov.cn/ statsinfo/ auto2074/ 202003/t202 00302_1729215.html. [22]黄石松,纪竞.深化新时代我国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十条建议[J].北京:中国社会工作,2019(20):24-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