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罗贞礼,龙爱华,黄璜,等.虚拟土战略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社会化管理[J].兰州:冰川冻土,2004(10):624-630. [2]辛绍翠.虚拟土地战略在优化我国土地资源管理中的作用及策略浅析[J].北京:中国商界,2010(3):230-231. [3]李宏伟,龚雨等.中国省级间农畜产品虚拟土地资源流动分析[J].衡阳: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06):101-106. [4]成丽,方天塑,潘春玲.中国粮食贸易中虚拟耕地贸易的估算[J].北京:中国农村经济,2008(6):25-31. [5]王云凤,冯瑞雪,郭天宝.我国主要农产品虚拟土地进口效益分析[J].北京:农业技术经济,2015(04):26-35. [6]唐洪松,马慧兰,等.中国进口中亚国家农产品虚拟土地核算及潜力研究[J].北京:世界农业,2016(08):43-49. [7]郭修平.粮食贸易视角下的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研究[D].长春:吉林农业大学. [8]刘红梅,王克强,石芳.中国粮食虚拟土地资源进口的实证的分析[J].北京:中国农村经济,2007(11):26-51. [9]马博虎,张宝文.中国粮食对外贸易中虚拟耕地贸易量的估算与贡献分析—基于1978-2008年中国粮食对外贸易数据的实证分析[J].杨陵: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6):116-119. [10]朱洪波,张安录.中国耕地压力指数时空规律分析[J].北京:资源科学,2007(2):104-107. [11]马博虎.我国粮食贸易中农业资源要素流研究[D].杨陵: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 [12]蔡运龙,傅泽强,戴尔阜.区域最小人均耕地面积与耕地资源调控[J].北京:地理学报,2002,57(2):127-1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