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伍抱一,伍山林.美国关税政策变迁的政治经济学——恩格斯第二阶段关税思想研究[J].上海:政治经济学研究,2020(1):161-173. [2]黄瑾.马克思恩格斯与李斯特——关于自由贸易与保护关税问题[J].北京:政治经济学评论,2011(3):40-52. [3]贾根良,陈国涛.经济民族主义与马克思主义:比较与启示[J].北京: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9):69-79. [4]高岭,卢荻.马克思和恩格斯低估了李斯特吗?——“李斯特经济学”的再评价[J].北京:政治经济学评论,2017(1):207-224. [5]胡键.保护关税,还是自由贸易——马克思恩格斯剖析资本主义“生产的国际关系”的世界视角[J].广州:学术研究,2015(1):54-63. [6]刘顺.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保护关税制度”的本质批判及当代价值——剖析美国保护主义再次泛起的理论利器[J].上海:上海经济研究,2020(1):37-46.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103.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9]欧根·文得乐.弗里德里希·李斯特传[M].梅俊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9.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2.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232. [1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9. [13]伍抱一,伍山林.恩格斯关税思想:当代实践与启迪—纪念恩格斯诞辰200周年[J].上海:上海经济研究,2020(5):22-31. [14]冯宝晶.恩格斯1842—1844年曼彻斯特时期的人生经历及启示[J].北京:北京教育(德育版),2018(10):72-76. [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1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289. [17]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M].陈万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1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1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2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65. [2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61. [22]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137-138. [23]贾根良等.新李斯特经济学在中国[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24]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自然体系[M].杨春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241-248. [25]赵丽红.关于贸易条件恶化论的争论[J].北京:拉丁美洲研究,2011(3):20-33. [26]左大培.“李斯特命题”的数量化模型分析[J].长春:当代经济研究,2015(8):25-36. [27]习近平.推动创新发展 实现联动增长——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九次峰会第一阶段会议上的发言[N].人民日报,2014-11-16. [28]朱福林.中美关系力量结构变化导致了中美贸易摩擦?[J].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20(2):74-84. [29]伍山林.汉密尔顿经济战略思想与美国经济政策的历史和战略逻辑[J].长沙:求索,2019(1):83-92. [30]伍山林.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根源:以美国重商主义形态演变为线索[J].上海:财经研究,2018(12):18-30. [31]伍山林.从战略高度认识和应对中美贸易争端[J].北京:国际贸易,2018(6):34-38. [32]戚凯.美国“长臂管辖”与中美贸易摩擦[J].北京:外交评论,2020(2):23-50. [33]刘仁营,胡月庆.唯物辩证法视域下美中经济冲突实质探析[J].长春:当代经济研究,2019(7):62-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