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赵磊.“刘国光之忧”[J].贵阳:贵州商学院学报,2016(1):1-5. [2]赵磊.西方主流经济学方法论的危机[J].北京:经济学动态,2004(7):82-86. [3]赵磊等.对经济学形式化的非主流解读[J].成都: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9-33. [4]刘福森.马克思哲学研究中三个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J].北京:哲学研究,2012(6):19-24. [5]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3卷[M].北京:三联书店,1962.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83. [7]刘放桐.从经典马克思主义到西方马克思主义[J].哈尔滨:求是学刊,2004(5):18-25.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346. [9]列宁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112. [10]林岗,张宇.《资本论》的方法论意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五个方法论命题[J].长春:当代经济研究,2000(6):3-15.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版,1963. [13]郝立新.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本质和发展形态[J].北京:中国社会科学,2012(3):28-35. [14]张晓晶.樊纲的经济思想——转型理论:改革的政治经济学[J].石家庄: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0(6):13-24. [15]田国强.现代经济学的本质(下)[J].上海:学术月刊,2016(8):5-15. [16]列宁全集:第5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17]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版,1965. [1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0]张传开、干成俊.改革开放以来辩证法研究范式的批判性反思[J].上海:学术研究,2014(3):19. [21]黑格尔.逻辑学(下卷)[M].杨一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254. [22]石菊.《易经》就是辩证法吗[J].上海:学术研究,2007(9):67-72. [23]何中华.重读马克思:可能性及其限度[J].济南:山东社会科学,2004(11):5-8. [24]叶秀山.论“瞬间”的哲学意义[J].北京:哲学动态,2015(5):5-9. [25]俞吾金.哲学的困惑和魅力[N].文汇报,2005-01-022. [26]何新.论世界经济形势与中国经济问题[N].人民日报,1990-12-11. [27]赵磊.透支经济与财富幻觉——美国新经济质疑[N].光明日报,2001-05-29(B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