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486.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307.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Ⅱ)[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625. [4]列宁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193. [5]列宁全集:第3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356. [6]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2. [7]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9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341. [8]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0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119. [9]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3. [10]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2. [11]白永秀.创新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理论及其实现途径[J].北京:经济研究,2016(3):35-37.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76. [1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4. [1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210. [15]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