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聂辉华,方明月,李涛.增值税转型对企业行为和绩效的影响——以东北地区为例[J].北京:管理世界,2009(5):17-24. [2]王珮,张先美,田冬.增值税转型对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J].北京:税务研究,2013(4):28-32. [3]陈烨,张欣,寇恩惠,刘明.增值税转型对就业负面影响的CGE模拟分析[J].北京:经济研究,2010(9):29-42. [4]罗宏,陈丽霖.增值税转型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研究[J].北京:会计研究,2012(12):43-49. [5]冯彦杰,娄峰.中国增值税改革的宏观经济效应研究[J].北京:宏观经济研究,2018(4):30-39. [6]程子建.增值税扩围改革的价格影响与福利效应[J].上海:财经研究,2011(10):4-14. [7]白彦锋,陈珊珊.“营改增”的减税效应——基于DSGE模型的分析[J].南京:南京审计大学学报,2017(5):1-9. [8]龚强,王璐颖,蔡东玲.“营改增”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J].杭州:浙江社会科学,2016(8):41-47. [9]倪红福,龚六堂,王茜萌.“营改增”的价格效应和收入分配效应[J].北京:中国工业经济,2016(12):23-39. [10]樊勇.增值税改革的减税效应[J].北京:中国经济周刊,2017(19):74-77. [11]何杨,王文静.增值税税率结构的国际比较与优化[J].北京:税务研究,2016(3):90-94. [12]张冰,刘德强,金戈.日本税制改革的脉络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北京;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8(6):57-66. [13]高培勇.“营改增”的功能定位与前行脉络[J].北京:税务研究,2013(7):3-10. [14]吴秋余.营改增累计减税近2万亿元[N].人民日报,2018-01-18(1). [15]张军,吴桂英,张吉鹏.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J].北京:经济研究,2004(10):35-44. [16]李旭红.国际视野下的增值税改革和选择[N].中国财经报,2018-08-28(0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