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马丁·威茨曼.分享经济[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86:2. [2]李炳炎.社会主义成本范畴初探[J].广州: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文科版),1981(4). [3]李炳炎.劳动报酬不构成产品成本的内容[J].北京:经济研究,1982(2):69-70. [4]马化腾.分享经济:供给侧改革的新经济方案[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6. [5]李炳炎,徐雷.共享发展理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享经济理论[J].郑州:学习论坛,2017,33(6):28-33. [6]李炳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享经济理论解读[J].南京:现代经济探讨,2009(10):15-19. [7]李炳炎.利益分享经济学[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9:3-5. [8]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96. [9]李炳炎.运用分享经济理论破解当前中国经济两大难题[J].北京:中国流通经济,2011,25(11):60-65. [10]FELSON M,SPAETH J L.Community Structure and Collaborative Consumption: a Routine Activity Approach[J].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1978,21(4). [11]罗宾·蔡斯.共享经济:重构未来商业新模式[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5. [12]Rachel Botsman.What’s MineIsYours: The Rise of Collaborative Consumption [M].Harper Collins Publisher,First Edition,2011. [13]刘根荣.共享经济如何突破发展的瓶颈[N].福建日报,2016-12-13(010). [14]郑联盛.共享经济:本质、机制、模式与风险[J].北京:国际经济评论,2017(6):45-69+5. [15]庞庆明.中国特色共享经济:本质特征与关键路径[J].北京:马克思主义研究,2016(7):65-71. [1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82. [1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874. [18]邹升平,贾力.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共享发展的逻辑共性及实践途径[J].上海:思想理论教育,2018(7):34-40. [19]人民日报评论部.习近平用典:第一辑[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8:247. [20]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N]. 人民日报,2015-11-04(001). [21]姚茜,李源.习近平谈“十三五”五大发展理念之三:绿色发展篇[EB/OL].http://cpc.people.com.cn/xuexi/n/2015/1112/c385474-27806216-3.html,2015-11-12. [22]刘华,王晖余.习近平: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上[EB/OL].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3/0408/c70731-21056992.html,2013-04-08. [23]彭岳.共享经济的法律规制问题——以互联网专车为例[J].北京:行政法学研究,2016(1):117-131. [24]罗英,钟光耀.面向共享经济的政府监管创新研究[J].长沙:湖南社会科学,2018(2):121-126. [25]张杰.我国共享经济发展中的信用困境与解决之策[J].长春:经济纵横,2017(8):75-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