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许光伟.保卫<资本论>——经济形态社会理论大纲(修订版)[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 [3]许光伟.《<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逻辑解析——文本问题、“科学抽象法”的反思及其他[J].长春:当代经济研究,2015(7):5-12. [4]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书信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 [5]刘召峰.<资本论>中的“二重性”学说探论[J].北京:教学与研究,2012(1):19-25. [6]郗戈.<资本论>逻辑:资本逻辑还是“物象化”?[J].北京:教学与研究,2016(9):5-12. [7]许光伟.生产力研究维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创新——兼析“客体批判”的研究性质[J].长春:当代经济研究,2017(2):59-71. [8]许光伟等.国学感召与<资本论>在今天——纪念<资本论>第一卷出版150周年[J].哈尔滨:黑龙江社会科学,2017(3):46-55. [9]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关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10]胡岳岷.<资本论>中是劳动本体论吗?——兼与谭苑苑博士商榷[J].长春:当代经济研究,2017(1):57-63. [11]仰海峰.<资本论>与<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的逻辑差异[J].北京:哲学研究,2016(8):10-17. [12]付文军.论批判之为马克思哲学的真精神[J].兰州:兰州学刊,2015(4):104-109. [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4]鲍金.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研究——重新理解<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真实意蕴[J].南宁:改革与战略,2015(6):26-31. [15]弗雷德里克·詹姆逊.重读<资本论>(增订本)[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198. [16]陈俊明.政治经济学批判是<资本论>的重要理论——纪念<资本论>第一卷出版150周年[J].成都:经济学家,2017(4):13-19. [17]胡绳.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N].北京:光明日报,1985-01-16(01). [18]许光伟.<资本论>史书工作意蕴再解析——中国语境与中国运用[J].石家庄: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7(5):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