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刘小玄. 国有企业与私营企业的产权结构及其对效率的影响[J]. 北京:经济研究,1995(07):11 -20.
[2]张维迎. 国企改革非改不可[J]. 北京:资本市场,2015(11):110 -113.
[3]王仪祥. 国有企业不宜完全退出竞争性领域[J]. 北京:经济学动态,2010(10):42 -46.
[4]陈波,张益锋. 我国国有企业高效率论———基于层次分析法(AHP)的分析[J]. 北京: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05):38-49.
[5]张宇,张晨. “国有企业垄断论”的谬误[J]. 北京:政治经济学评论,2010(01):90 -104.
[6]张晨,张宇. 国有企业是低效率的吗[J]. 北京:经济学家,2011(02):16 -25.
[7]Omran. M. The Performance of State - Owned Enterprises and Newly Privatized Firms:Does Privatization Really Matter[J].World Development. 2004 (32):1019 -1041.
[8]杨正东,甘德安. 中国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数量演进———给予种群生态学的仿真实验[J]. 北京:经济评论,2011(4):96 -103.
[9]陈平. 代谢增长论:市场份额竞争、学习不确定性和技术小波[J]. 北京:清华政治经济学报,2014(2):26 -52.
[10]Volterra,Vito. Fluctuations in the Abundance of a Species considered Mathematically[J]. Nature. 1926(118):558 -560.
[11]张厚义. 中国私营企业发展报告[Z].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12]张厚义. 中国私营企业发展报告NO. 4[Z].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13]张厚义. 中国私营企业发展报告NO. 6[Z].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14]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 2004 - 2006 中国私营经济年鉴[Z]. 北京:中国工商联合出版社,2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