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陈春文.回到思的事情[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2]奥尔曼.异化:马克思论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概念[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付文军.从《巴黎手稿》到《资本论》:异化劳动理论的三维向度与“人类之谜”的三重解答[J].长春:当代经济研究,2015(2):12-18.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5]刘贵祥.马克思的感性活动论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106. [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8]黄枬森等.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当代构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595. [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10]卡弗.政治性写作:后现代视野中的马克思形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0. [1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1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14]付文军.资本、资本逻辑与资本拜物教——兼论《资本论》研究的逻辑主线[J].长春:当代经济研究,2016(2):19-27. [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