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张晓晶.主流经济学危机与中国经济学的话语权[J].北京:经济学动态,2013(12):24-30. [2]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全文)[EB/OL].(2016-05-18)[2016-07-24].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5/18/c_1118891128.htm. [3]周文,孙懿. 中国经济模式与中国经济学[J]. 北京:经济学动态,2010(11):45-49. [4]高培勇. 在“接地气”中实现中国经济学的创新[J].北京: 经济研究,2015(12):27-28. [5]何自力.构建中国经济学学术话语体系已是当务之急[J]. 北京:政治经济学评论,2013(1):26-28. [6]张林.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非正统经济学与中国经济学的多元发展[J]. 沈阳:社会科学辑刊,2016(4)4:15-20. [7]逄锦聚.论中国经济学的方向和方法[J].北京:政治经济学评论,2012(4):3-17. [8]白永秀. 建国60年中国经济学教育的回顾与展望[J].北京:经济学家,2009(7):12-17. [9]黄泰岩.构建中国经济学话语体系的内涵与途径[J].北京:政治经济学评论,2013(1):15-16. [10]贾根良.中国经济学革命论[J]. 长春:社会科学战线,2006(1):56-71. [11]刘国光.经济学教学和研究中的一些问题[J]. 北京:经济研究,2005(10):4-11. [12]邹进文.近代中国经济学的发展——来自留学生博士论文的考察[J].北京:中国社会科学,2010(5):83-102+221-222. [13]刘灿.构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经济学的教学体系[J]. 北京:政治经济学评论,2013(1):16-18. [14]贾根良.中国经济学发展的西方主流化遭遇重大质疑[J]. 天津:南开经济研究,2003(2):3-12. [15]卢荻.有感于“中国经济学教育回顾与展望”研讨会上关于“中国经济学新规范”的某些观点[EB/OL]. 中国政治经济学教育科研网,(2005-6-29)[2017-7-24]. http://www.cpeer.org/html/jiaoxueyukeyandongtai/kechenggaige/2005/0629/1367.html. [16]陈岱孙. 西方经济学与我国的现代化[J].北京:世界经济,1983(9):8-14. [17]程恩富,何干强.论推进中国经济学现代化的学术原则——主析“马学”、“西学”与“国学”之关系[J]. 北京: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4):5-16+1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