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736.
[2]胡培兆,孙连成.《资本论》研究之研究[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4]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5]简新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重大疑难问题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199-200.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1]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700.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4]吴易风.两种“范式危机”论[J].长春:当代经济研究,1996(2):31—39.
[15]林岗主编.《当代经济研究》创刊20周年纪念文集[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2.
[1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7.
[17]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M].陈万煦,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61:6.
[1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260.
[1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