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资本范畴与我国现阶段资本的基本形式 |
于金富 |
河南大学经济学院, 河南 开封 475001 |
|
|
摘要 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资本既不是商品经济的共有范畴, 也不是不代表某种社会经济制度的中性范畴, 更不是广泛适用于各种社会形态的一般范畴。资本的根本属性是私有性、排他性,资本的本质特征是凭借对生产资料排他性的私人所有权来占有他人剩余劳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资本所体现的是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生产关系。资本有两大基本形态, 即私人资本与经由私人产权社会联合而形成的社会资本。因此, 资本与公有制是截然对立的, 资本与社会主义是格格不入的。所谓由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历史地位及其生产方式的特殊性, 资本必然在我国长期存在, 资本范畴必然具有普遍适用性, 这一观点是不科学的。然而, “ 公有资本” 与“ 社会主义资本” 的范畴在理论上是不能成立、在现实生活中实际上是根本不存在的。由资本的根本属性和我国实际国情所决定, 我国现阶段的资本必然并且只能有两大基本形态, 一是以私营企业形式存在的私人资本, 二是以公众股份公司、股份合作制以及各种合资企业等形式存在的新型社会资本。
|
|
关键词 :
资本范畴,
私人资本,
社会资本
|
收稿日期: 2004-03-10
|
|
作者简介: 于金富(1956-), 男, 辽宁省建平县人, 河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河南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方向: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
[1] 蒋学模.社会主义经济中的资本范畴和剩余价值范畴[J] .经济研究, 1994, (10):54-58. [2] 宋醒民.论资本范畴的历史适用性及其普遍意义[J] .金融与经济, 1995 , (9):6 -10. [3] 廖进球.对马克思的资本观与社会主义资本范畴的再认识[J] .当代财经, 1995, (12):13-18. [4] 郭小鲁, 刘 丹.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范畴[J] .社会科学辑刊, 2002 , (4):54 -59. [5] 赵旭亮, 王明华.论资本生产方式[J] .生产力研究, 2000 , (5):27 -29. [6] 童水栋.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资本范畴[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6):63-65. |
[1] |
张衔. 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中国化探索:回顾与思考[J]. 当代经济研究, 2019, 292(12): 22-31. |
[2] |
刘明远. 西方主流宏观调控政策在中国的实践与反思[J]. 当代经济研究, 2017, 258(6): 29-37. |
[3] |
张衔. 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模型:一个技术性补充[J]. 当代经济研究, 2015, 0(8): 5-10. |
[4] |
何干强. 马克思提出了“社会大工厂模式”吗———澄清一种对马克思经济思想的严重曲解[J]. 当代经济研究, 2015, 0(6): 27-29. |
[5] |
侯高岚. 资本积累与经济赶超[J]. 当代经济研究, 2005, 0(11): 43-46.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