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资本主义生产组织模式的演进与创新 |
刘爱文1, 王碧英2 |
1 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南昌330013; 2 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长春130033 |
|
|
摘要 资本主义生产组织建构在特定的技术基础之上,技术基础的变化则是划分资本主义社会历史分期的依据。资本主义发展迄今共经历了手工业技术、现代化机器体系和信息技术等三个阶段,根据这些技术基础,可将资本主义划分为资本主义早期、资本主义成熟时期和新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等三个时期。作为生产组织的载体,技术基础的改变,在主导产业革命的冲击下,最终都将引起生产组织模式及其内涵的改变。作为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必须批判地吸收资本主义发展的文明成果,加快生产组织模式创新,以提高社会生产力。
|
|
关键词 :
资本主义,
生产组织模式,
创新
|
收稿日期: 2015-05-05
|
|
基金资助:第五十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1M50119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5BJL002) |
作者简介: 刘爱文(1974 – ),男,江西南昌人,经济学博士,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政治经济学研究;王碧英(1981 – ),女,吉林长春人,长春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创新经济学研究。 |
[1]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 马克思. 资本论:第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3]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07. [4] 布雷弗曼"劳动与垄断资本:二十世纪中劳动的退化[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78. [5] 列宁选集:第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91. [6] 谢富胜"控制和效率: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理论与当代实践[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2. |
[1] |
刘永佶, 许卫岳. 资本经济学的内在矛盾与没落[J]. 当代经济研究, 2021, 313(9): 62-74. |
[2] |
荣兆梓, 王亚玄. 增加价值生产的两种方法与社会主义创新激励的两重来源[J]. 当代经济研究, 2021, 312(8): 5-16. |
[3] |
任曙明, 张婉莹, 李莲青, 刘丹. 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基于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中介效应[J]. 当代经济研究, 2021, 312(8): 101-112. |
[4] |
吴宏洛, 孙璇. 当代资本主义数字经济中的异化劳动问题[J]. 当代经济研究, 2021, 310(6): 24-33. |
[5] |
徐志向. 论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演变逻辑[J]. 当代经济研究, 2021, 309(5): 11-18. |
[6] |
崔景华, 李浩研, 王昕. 中间品、最终品的关税政策与制造业技术创新——基于制造业22个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 当代经济研究, 2021, 309(5): 93-102. |
[7] |
范玉仙, 张占军. 混合所有制股权结构、公司治理效应与企业高质量发展[J]. 当代经济研究, 2021, 307(3): 71-81. |
[8] |
贾振博. 数字资本主义的智能技术批判及其当代启示[J]. 当代经济研究, 2021, 314(10): 69-77. |
[9] |
赵彦飞, 王孝炯, 王丽. 基于“投入—过程—产出—环境”视角的中国制造业创新效率测度研究[J]. 当代经济研究, 2021, 314(10): 102-112. |
[10] |
黄静秋, 邓伯军. 数字空间生产中的劳动过程及其正义重构[J]. 当代经济研究, 2021, 314(10): 14-23. |
[11] |
刘顺, 孙洁.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自由贸易的四重哲学批判——始于亚当·斯密古典自由主义的考察[J]. 当代经济研究, 2021, 305(1): 26-33. |
[12] |
刘爱文, 陈洪良. 美国金融霸权基础虚化的逻辑演进及其危机指向[J]. 当代经济研究, 2020, 300(8): 73-81. |
[13] |
李政, 周希禛. 国有企业创新功能的理论逻辑与实现路径[J]. 当代经济研究, 2020, 300(8): 21-30. |
[14] |
方敏. 对《资本论》中劳动价值论的几点认识与澄清[J]. 当代经济研究, 2020, 298(6): 5-14. |
[15] |
方兴起. 基于历史唯物主义评价新结构经济学[J]. 当代经济研究, 2020, 298(6): 63-72.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