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联合生产系统中存在负的劳动价值的假说,由斯蒂德曼提出而被霍奇森所沿袭,该假说的提出是基于对马克思的价值范畴的误解,因而是一个伪命题。霍奇森基于斯威齐的价值二重性分析建构的“新价值”范畴,混淆了价值的质的分析和量的分析。霍奇森量的价值决定论根源于“斯密教条”,实质是庸俗的生产费用论与供求价值论的折衷。霍奇森试图把凯恩斯主义的货币论引入斯拉法体系,以使斯拉法体系货币化和动态化,但却忽视了“货币”、“资本”与作为实物量体系的斯拉法体系的不可兼容性。货币化的斯拉法体系本质上是简单再生产体系,不能揭示社会资本运动和社会再生产的规律。总之,霍奇森企图以货币化的斯拉法体系超越并取代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建构新的激进政治经济学的价值论的努力注定是徒劳。
|
|
关键词 :
霍奇森,
斯拉法体系,
劳动价值论,
货币化
|
|
|
作者简介: 高岭(1987-),男,河南驻马店人,吉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政治经济学研究 |
[1]霍奇森. 资本主义、价值和剥削[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2]现代国外经济学论文选:第六辑[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1.
[3]斯蒂德曼,斯威齐. 价值问题论战[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4]斯蒂德曼. 按照斯拉法思想研究马克思[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5]马克思. 资本论:第1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6]丁堡骏. 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与当代现实[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7]马克思. 资本论:第3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8]斯拉法. 用商品生产商品[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37.
[9]吴易风.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比较研究:第3 卷[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1286.
[10]斯威齐. 资本主义发展理论[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年.
[11]高岭. 论作为< 资本论> 逻辑起点的商品的性质[J]. 长春:当代经济研究,2015,(07):36 -43.
[12]丁堡骏. 评斯拉法的价格理论[J]. 长春:当代经济研究,2001,(01):19 -22.
[13]汪丁丁. 经济学思想史讲义[M].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215.
[14]樊苗江,柳欣. 货币理论的发展与重建[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70.
[15]贾根良. 奥地利学派的演进:传统与突变[J]. 长春:社会科学战线,2004,(03):65 -70. |
[1] |
胡莹, 刘静豌. 价值理论的发展:从李嘉图到马克思[J]. 当代经济研究, 2021, 308(4): 5-15. |
[2] |
乔榛, 刘晓丽. 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的逻辑及现代意义[J]. 当代经济研究, 2021, 306(2): 17-24. |
[3] |
丁堡骏. 坚持、捍卫和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纪念恩格斯诞辰200周年[J]. 当代经济研究, 2020, 301(9): 5-21. |
[4] |
陈昊, 丁晓钦. 绿色制造机理的政治经济学分析[J]. 当代经济研究, 2020, 299(7): 15-26. |
[5] |
方敏. 对《资本论》中劳动价值论的几点认识与澄清[J]. 当代经济研究, 2020, 298(6): 5-14. |
[6] |
朱哲, 何林.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的劳动主体性思想及当代价值[J]. 当代经济研究, 2019, 287(7): 15-22. |
[7] |
李帮喜, 崔震. 价格理论的张量分析:新古典的替代框架[J]. 当代经济研究, 2019, 282(2): 5-15. |
[8] |
李连波. 国外《资本论》研究最新进展与启示[J]. 当代经济研究, 2019, 290(10): 42-55. |
[9] |
鲁品越.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我国开放战略的指导意义[J]. 当代经济研究, 2018, 276(8): 26-32. |
[10] |
卢江, 陈弼文. “中国货币之谜”的国内解读与理论检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的批判[J]. 当代经济研究, 2018, 274(6): 89-96. |
[11] |
丁涛. 马克思对庸俗经济学价值缺失与拜物教的批判[J]. 当代经济研究, 2018, 272(4): 47-53. |
[12] |
宋树理. 国际价值量变化的比较静态分析[J]. 当代经济研究, 2016, 0(7): 14-22. |
[13] |
陈建华, 陈雪莹, 陶秦青. 马克思价值形态理论的形成研究[J]. 当代经济研究, 2016, 0(6): 15-19. |
[14] |
贾非, 于鸿. 金融、实体经济与货币需求关联性的结构转变[J]. 当代经济研究, 2016, 0(3): 81-88. |
[15] |
王朝科, 郭凤芝. 基于劳动价值论的价值函数研究[J]. 当代经济研究, 2016, 0(12): 5-9.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