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马克思总量货币理论及其时代价值 |
张丰兰a,b |
内蒙古财经大学a. 经济学院; b. 内蒙古现代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呼和浩特 010051 |
|
|
摘要 马克思总量货币理论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石,以货币供给总量与商品流通需求总量相符合为主线,揭示了不同历史条件下货币流通的数量界限及其影响因素,具有实践性、开放性特点。信息化时代网络购物,电子货币快速发展,商品和货币流通日趋国际化。流通环境变化对货币流通量产生一定的影响,但货币流通规律的基本要求没有变。总量货币理论对我国发展货币信用经济具有指导意义和警示作用。
|
|
关键词 :
总量货币,
贵金属货币,
货币流通量,
纸币流通,
网络购物,
电子货币
|
收稿日期: 2013-03-10
|
|
作者简介: 张丰兰( 1954-) ,女,内蒙古巴彦淖尔人,内蒙古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研究。 |
[1] 樊苗江,柳欣. 货币理论的发展与重建[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72. [2] 马克思. 资本论:第1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3] 马克思. 资本论:第3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103. [5] 周虹. 电子货币论[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3. [6] 萨缪尔森. 经济学[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474. [7] 马克思. 政治经济学批判[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84.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