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理性、市场与自由:哈耶克自生自发秩序思想的悖论与超越 |
赵丁琪 |
中国社会科学院 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北京 100005 |
|
|
摘要 自生自发秩序是哈耶克自由主义社会理论的核心概念。但是哈耶克对于这一概念的阐述,并不是一个逻辑严密的体系,而是充满着矛盾和悖论。这种悖论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哲学悖论、现实悖论与价值悖论。这些理论悖论决定了哈耶克的自生自发秩序思想既不能解释历史,也无法指导现实,而仅仅是一种为资本主义辩护的虚假意识形态。这种以不受约束的自由市场为核心的自生自发秩序不仅不会推动人类实现自由,反而会导向一种“通往奴役之路”。
|
|
关键词 :
哈耶克,
自生自发秩序,
进化理性主义,
市场秩序,
自由
|
收稿日期: 2022-07-28
|
|
基金资助: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AKS022) |
作者简介: 赵丁琪,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当代世界左翼理论与社会运动。 |
[1]刘军宁.保守主义与自由主义之间——从哈耶克到中国[J].广州:开放时代,1998(4):29-33. [2]邓正来.规则·秩序·无知——关于哈耶克自由主义的研究[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2004. [3]冯·哈耶克.哈耶克论文集[M].邓正来,译.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 [4]冯·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M].邓正来,译.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97. [5]范伯格.哈耶克的遗产与自由思想的未来[M]//自由主义与当代世界.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2000:182. [6]John Gray.Hayek on Liberty[M].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8. [7]邓正来.自由与秩序——哈耶克社会理论的研究[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8:67. [8]阿兰·艾伯斯坦.哈耶克传[M].秋风,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261. [9]安德鲁·甘布尔.自由的铁笼:哈耶克传[M].王晓冬,朱之江,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106. [10]韦森.约翰·格雷对哈耶克的全面挑战[J].北京:战略与管理,2001(3):117-120. [11]Geoffrey Hodgson.Hayek's Theory of Cultural Evolution:An Evaluation in the Light of Vanberg's Critique[J].Economics and Philosophy, 1991(7):67-82. [1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3]福柯.生命政治的诞生[M].莫伟民,赵伟,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245. [14]哈耶克.致命的自负[M].冯克利,胡晋华,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13. [1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6]卡尔·波兰尼.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M].冯钢,刘阳,译.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20. [17]张彦.走向深入:直面新自由主义的若干理论建构[J].上海:学术月刊,2014(6):68-77. [18]大卫·哈维.新自由主义简史[M].王钦,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25. [19]尤尔根·哈贝马斯.合法化危机[M].刘北成,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世界出版集团,2009:58. [20]冯·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M]. 王明毅,冯兴元,马雪芹,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101. [21]程巍.朝圣山学社与“辉格党人的历史学”——评哈耶克编《资本主义与历史学家》[J].北京:中国图书评论,2006(1):20-24. [22]弗雷德里希·奥古斯特·哈耶克.自由宪章[M].杨玉生,冯兴元,陈矛,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147. [2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3. [24]格尔哈德·帕普克.知识、自由与秩序[M].黄冰源,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52. [25]大卫·哈维.跟大卫·哈维读《资本论》[M].刘英,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4:46. [2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7]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杜章智,任立,燕宏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197. [2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02. [2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04. |
[1] |
张杨. 日本马克思经济学者对“失去的30年”的反思[J]. 当代经济研究, 2023, 329(1): 49-61. |
[2] |
王璐,李晨阳. 基于新自由主义内核的跨国资本积累分析[J]. 当代经济研究, 2022, 324(8): 57-69. |
[3] |
朱宝清, 高岭, 游畅. 后危机时代“新自由主义”前景的政治经济学透视——一个整全性理论图景和文献述评[J]. 当代经济研究, 2022, 319(3): 57-69. |
[4] |
刘顺, 孙洁.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自由贸易的四重哲学批判——始于亚当·斯密古典自由主义的考察[J]. 当代经济研究, 2021, 305(1): 26-33. |
[5] |
余斌. 新结构经济学批判[J]. 当代经济研究, 2021, 305(1): 67-75. |
[6] |
李连波. 国外政治经济学研究最新进展与启示[J]. 当代经济研究, 2020, 299(7): 46-60. |
[7] |
张旭, 王天蛟. 魁奈经济思想的批判性审视与中国溯源——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构建为观照[J]. 当代经济研究, 2020, 303(11): 26-35. |
[8] |
陶士贵, 亓桂萍. 货币职能视角下货币权力非对称性:表现与影响[J]. 当代经济研究, 2020, 302(10): 87-96. |
[9] |
刘永佶, 许卫岳. 论资本主义的学理定位与概念体系[J]. 当代经济研究, 2020, 302(10): 64-77. |
[10] |
王娜, 赵璐雨. 现代货币理论对新自由主义“别无选择”的颠覆[J]. 当代经济研究, 2020, 302(10): 43-49. |
[11] |
张超颖. “逆全球化”的背后:新自由主义的危机及其批判[J]. 当代经济研究, 2019, 283(3): 66-72. |
[12] |
孙慧宗,林丽敏. 金融自由化与经济危机:基于日本金融深化实践的再认识[J]. 当代经济研究, 2019, 283(3): 96-101. |
[13] |
胡东婉,刘明国. 对“中等收入陷阱意识”及相关对策的批判——兼与刘伟、田国强、袁富华等商榷[J]. 当代经济研究, 2018, 269(2): 46-54. |
[14] |
丁为民,李 菁. 新自由主义与资本主义多重性危机[J]. 当代经济研究, 2017, 258(8): 5-4. |
[15] |
丘普洛夫·谢尔盖·维塔利耶维奇,朱红琼. 划与市场机制的共生[J]. 当代经济研究, 2017, 267(12): 43-47.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