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剩余价值理论模型 |
| 刘玉瑾,王春阳 |
| 沈阳大学经济学院, 辽宁 沈阳 110041 |
|
|
|
|
摘要 本文用数学方法将剩余价值理论形式化。先提出基本模型, 再通过其变形与扩展, 演化出绝对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及计时工资一般规律一系列模型。形式化使剩余价值理论有个统一框架, 也使之更精确, 还可发现被忽略的一些细节。
|
|
| 关键词 :
剩余价值,
经济模型,
超额剩余价值,
计时工资一般规律,
劳动供给曲线
|
|
收稿日期: 2000-07-07
|
|
|
| 作者简介: 刘玉瑾(1956~ ) 男, 沈阳人, 沈阳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副教授; 研究方向: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当代西方经济学的比较研究。 |
| [1] |
荣兆梓, 王亚玄. 增加价值生产的两种方法与社会主义创新激励的两重来源[J]. 当代经济研究, 2021, 312(8): 5-16. |
| [2] |
丁堡骏. 坚持、捍卫和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纪念恩格斯诞辰200周年[J]. 当代经济研究, 2020, 301(9): 5-21. |
| [3] |
王丰. 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积累模式的未来走向[J]. 当代经济研究, 2020, 299(7): 5-14. |
| [4] |
杨继, 刘柯杰. 区块链下互联网经济价值分配优化研究[J]. 当代经济研究, 2020, 299(7): 82-90. |
| [5] |
李善燊, 王君萍. 房价内生与货币政策危机——基于马克思剩余价值论的分析[J]. 当代经济研究, 2020, 297(5): 17-27. |
| [6] |
王海鸿, 郭栋林. 论剩余价值率假定与一般利润率下降规律[J]. 当代经济研究, 2020, 302(10): 5-14. |
| [7] |
孙亚南,王兴芬. 《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创新思想与当代价值[J]. 当代经济研究, 2019, 288(8): 63-70. |
| [8] |
李翀. 马克思利润率下降规律:辨析与验证[J]. 当代经济研究, 2018, 276(8): 5-15. |
| [9] |
鲁品越.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我国开放战略的指导意义[J]. 当代经济研究, 2018, 276(8): 26-32. |
| [10] |
胡世祯. 认真学习与研究马克思的《资本论》及其手稿[J]. 当代经济研究, 2018, 275(7): 5-12. |
| [11] |
刘海霞. 论超额剩余价值来源于社会总剩余劳动[J]. 当代经济研究, 2017, 258(8): 68-67. |
| [12] |
王海鸿. 论超额利润的界定标准、类型与本质[J]. 当代经济研究, 2017, 258(6): 5-13. |
| [13] |
王智强,李 明. 剩余价值国际转移及其经济效应分析[J]. 当代经济研究, 2017, 267(12): 15-23. |
| [14] |
渡边雅男, 高晨曦. 经济的金融化与资本的神秘化[J]. 当代经济研究, 2016, 0(6): 5-10. |
| [15] |
尹兴, 董金明. 当代垄断资本主义金融化分析[J]. 当代经济研究, 2016, 0(12): 62-69.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