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马克思恩格斯对洛贝尔图斯的三次评说及其理论价值 |
元晋秋 |
广西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南宁 530004 |
|
|
摘要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曾对洛贝尔图斯展开过三次集中评说,依次见于1861~1863年间马克思对洛贝尔图斯“新的地租理论”的批判、1884年恩格斯为《哲学的贫困》德文版写的序言“马克思和洛贝尔图斯”、1885年出版的《资本论》第二卷的“序言”。对洛贝尔图斯所谓“新的地租理论”的批判详细地展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方法及具体环节;对洛贝尔图斯与马克思根本分歧的揭示凸显了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特征及其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意义;对洛贝尔图斯污蔑马克思所谓剽窃的驳斥为我们把握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及其革命性意义提供了根本遵循。重读这三次评说,对我们在今天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重要启示。
|
|
关键词 :
洛贝尔图斯,
政治经济学批判,
剩余价值理论
|
收稿日期: 2024-03-21
|
|
基金资助: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21BKS156) |
作者简介: 元晋秋,广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基本思想与当代价值研究。 |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2]卡·洛贝尔图斯.关于德国国家经济状况的认识:五大原理(俄译本校者序言)[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7.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30.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7]元晋秋.从副本批判到原本改造:马克思改变世界的基本方式及具体环节[J].学术论坛,2022(4):42-49.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II)[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I)[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2. [11]习近平.论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58. |
[1] |
吴大娟.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精神生产的批判及其当代价值——兼谈古典经济学精神生产理论的失误[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 349(9): 81-89. |
[2] |
杭州. 《剩余价值理论》恩格斯编辑史研究[J]. 当代经济研究, 2022, 321(5): 39-46. |
[3] |
李林琳, 孔扬.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所实现的存在论革命[J]. 当代经济研究, 2022, 320(4): 22-30. |
[4] |
丁堡骏. 坚持、捍卫和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纪念恩格斯诞辰200周年[J]. 当代经济研究, 2020, 301(9): 5-21. |
[5] |
雪婷. 论《资本论》的哲学根基——兼与张旭、常庆欣商榷[J]. 当代经济研究, 2020, 304(12): 50-58. |
[6] |
沈斐. 政治经济学批判视野中的“一带一路”建设[J]. 当代经济研究, 2019, 281(1): 94-101. |
[7] |
鲁品越.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我国开放战略的指导意义[J]. 当代经济研究, 2018, 276(8): 26-32. |
[8] |
许光伟. 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多重规定与研究意蕴——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J]. 当代经济研究, 2018, 279(11): 5-14. |
[9] |
陈俊明. 《资本论》终篇:科学批判与理论再现的完美统一[J]. 当代经济研究, 2018, 278(10): 5-13. |
[10] |
罗雄飞. 《资本论》的基本方法与主题[J]. 当代经济研究, 2017, 258(5): 57-68. |
[11] |
付文军. 政治经济学批判与人的基本问题[J]. 当代经济研究, 2017, 267(11): 5-14. |
[12] |
罗雄飞. 论《资本论》“ 终篇”的逻辑地位——兼与陈俊明先生商榷[J]. 当代经济研究, 2014, 0(11): 54-60. |
[13] |
户晓坤.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方法论基础及其当代意义[J]. 当代经济研究, 2013, 0(5): 14-19. |
[14] |
石晶莹. 《资本论》是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J]. 当代经济研究, 2004, 0(8): 19-24.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