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美国金融霸权基础虚化的逻辑演进及其危机指向 |
刘爱文a,b, 陈洪良a |
江西财经大学 a.经济学院;b.《资本论》与当代经济问题研究所,南昌 330013 |
|
|
摘要 美国金融霸权实现过程与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密切相关,政治精英规制的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以高利贷者的眼光看待其国际债权,延缓了美国金融霸权的实现。随着商业寡头的崛起,美国政府开始顺应资本开放性要求,标志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趋于成熟;在此背景下,美国建构了以“美元—黄金”双本位为内核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以确保国际债权基础上美国金融霸权的实现。然而,金融霸权生成美国军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战后频繁军事干预引起美元大规模外流,35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的固定兑换比率日益不可信,布雷顿森林体系最终崩溃。继起的牙买加体系切断了美元与黄金之间的联系,美元债务货币化极大地扩张了美国政府权能,美国金融霸权转置债务新基。通过帝国权力的政治/领土逻辑与资本逻辑的矛盾运动,美国资本账户操控性增强,最终引起金融危机的空间与形态的系列转向。
|
|
关键词 :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金融霸权,
债务转置,
金融危机
|
收稿日期: 2020-04-15
|
|
基金资助: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5BJY11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6ZDA028) |
作者简介: 刘爱文(1974-),男,江西南昌人,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 |
[1]杰里米·阿塔克,彼得·帕塞尔.新美国经济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2]伊藤·诚,拉帕维查斯.货币金融政治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234. [3]迈克尔·赫德森.金融帝国:美国金融需要的来源和基础[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 [4]列宁.国家与革命[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27. [5]大卫·哈维.新帝国主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29-31. [6]刘爱文.美国新经济的原发性虚化及其矛盾指向性反思[J].哈尔滨:黑龙江社会科学,2019(3):77-83. [7]刘爱文.非对称主权生成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J].长春:当代经济研究,2018(5):80-86. |
[1] |
钟雨培, 王峰明. 资本主义信用危机的成因及其传导机制探析[J]. 当代经济研究, 2020, 303(11): 5-14. |
[2] |
弗雷德·莫斯利. 资本主义危机中的马克思、明斯基和克罗蒂[J]. 当代经济研究, 2018, 278(10): 39-45. |
[3] |
渡边雅男, 高晨曦. 经济的金融化与资本的神秘化[J]. 当代经济研究, 2016, 0(6): 5-10. |
[4] |
胡莹, 林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视阈下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当代性探讨[J]. 当代经济研究, 2016, 0(2): 12-18. |
[5] |
钱箭星, 肖巍. 克莱曼对经济危机的马克思主义分析———利润率下降趋势规律的再证明[J]. 当代经济研究, 2015, 0(5): 34-40. |
[6] |
刘学梅. 吴易风经济思想述评[J]. 当代经济研究, 2013, 0(5): 85-91. |
[7] |
刘刚. 再论全球金融危机的根源--基于资本主义内在危机视角[J]. 当代经济研究, 2011, 0(7): 36-42. |
[8] |
董瑞华. 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与当今世界金融危机[J]. 当代经济研究, 2010, 0(7): 8-13. |
[9] |
王志伟. 美国金融和经济危机的马克思主义分析[J]. 当代经济研究, 2010, 0(2): 1-5. |
[10] |
赵旭亮. 马克思关于金融危机的论述及其现代启示[J]. 当代经济研究, 2009, 0(2): 8-12. |
[11] |
卜海. 宏观经济研究范式及其运用误区的评析[J]. 当代经济研究, 2009, 0(12): 16-21. |
[12] |
邓春玲.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逻辑蕴涵与当代价值[J]. 当代经济研究, 2009, 0(10): 47-50. |
[13] |
易培强. 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与国际金融危机[J]. 当代经济研究, 2009, 0(1): 1-6. |
|
|
|
|